科普知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消化 > 科普知识

良药苦口赞黄连

举报/反馈
2016-04-18 10:03:04

  当你听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时,想到哪种药呢?对了——黄连。

  许多人对黄连这味古老的中药不知其形,有的甚至还误写为“黄莲”,但他们都知道黄连是苦得出奇而疗效卓著的药物。自古以来,黄连的药用价值有口皆碑。黄连首载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以黄连组成的名方有十多个,明清时代黄连是宫廷之贡品......黄连味虽极苦,疗效却极好,为世人称道,可见其苦名远扬,他药莫及。

  当然,大家对黄连的熟悉也离不开民间的许多俗语,如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黄连树上吊苦胆——苦上加苦,吃了黄连对人讲——诉苦等等,而最有名的一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更是在人们口头使用频率极高。那么,此言出于何处?据考,明代学者王阳明曾教导其弟子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苦时,还是你自吃。”后人觉得苦瓜只有南方人熟悉它,且瓜的滋味甜的多,而黄连则是一味苦得出奇的药物,于是把苦瓜改成黄连,变成了“哑巴吃黄连”。数百年的广泛流传,使黄连成为苦味的“形象大使”,人们提到苦就想到黄连,提到黄连就想到苦,这何尝不是黄连独树一帜的特点。

  那么,黄连究竟是怎样一种药呢?黄连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峨嵋野连或云南黄连的根茎,茎叶高仅15~30厘米。黄连多在立冬后掘出,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晒干或烘干,撞去粗皮即得。黄连多分支且弯曲,形如鸡爪或凤尾,故又称鸡爪连(多产自恩施利川)或凤尾连(野黄连),有的为单支,微弯曲呈蚕形(雅连)或形如蝎尾(云连)。由于其上有间断横纹、结节膨大、形如连珠,断面黄色或红黄色,即李时珍所言:“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这便是黄连之名的由来。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试验:抓少许切成薄片的黄连放在一杯清水中,片刻水即变成淡黄色——黄连之苦就是这种黄颜色的东西在起作用,它叫黄连素。黄连能治病主要是黄连素等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缘故。黄连素到底苦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做了这样的试验,1份黄连素加上25万份水,这样的水溶液仍有苦味!中药黄连的根茎里大约含有7%的黄连素,黄连当然是很苦很苦的了,倘若失去这苦味,黄连也就失去疗效了。

  黄连味苦性寒,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要药。传统以黄连入药的名方有香连片香连丸、左金丸、黄连上清片等等,不一而足。黄连酒制,可引药上行,清头目之火;姜汁制,清胃热、止呕;猪胆汁制,泻肝胆实火。可见黄连的药用价值颇大。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