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有些人经常腹痛,拉肚子,可到医院一查却又啥毛病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医生指出,各种检查结果正常,但是腹泻腹痛却反复发现或是“肠易激综合征”惹的祸,其发生与压力、饮食、环境因素有关,最好的药方就是改变生活习惯,放松心态。
肠易激综合征“偏爱”女性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部不适、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形状的改变。学生、公务员、白领、知识分子等从事紧张脑力劳动者尤其高发,女性比男性更常见,这或许是源于这类人群往往精神压力较大,饮食睡眠不规律,并且缺乏适当的运动。
专家们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与压力、饮食、环境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致病原因:
1.遗传。肠易激综合征具有遗传倾向,很多病人从童年开始即出现有肠易激综合征,并常有家族史,说明与遗传因素有关;
2.精神因素:本病症状发作与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激动、抑郁、恐惧等因素均能诱发或加重该症;
3.饮食因素:有些病人可因乳糖酶缺乏发生乳糖类消化不良,有些病人则喜食冷饮或辛辣刺激性食物而诱发该病的发作;
4.肠道菌群失调:正常人肠道以厌氧菌为主,但是在抗生素应用不当或更换居住地,饮食不洁导致的腹泻后也可引起菌群失调继发本病;
5.药物:饮用大量的咖啡也可导致结肠过敏;泻药与以下药物可加重过敏结肠的症状,如毛地黄、奎尼丁、心得安及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如肼苯哒嗪和利血平等。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肠易激综合征
医生表示,可以根据以下肠道症状,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肠易激综合征。
1.腹。大部分IBS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疼痛的性质呈锐痛、痉挛痛和钝痛等。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多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极少睡眠中痛醒者。腹痛通常是在饭后出现,但是没有证据表明是哪一种或哪一类食物能引起IBS。
2.腹泻。一般每日3~5次,少数严重发作期可达十数次。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便,多带有黏液,部分患者粪质少而黏液量很多,但绝无脓血。排便不干扰睡眠。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3.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黏液。
4.其他消化道症状。腹部胀气或腹胀感,可有排便未尽感、排便窘迫感。部分患者同时有消化不良症状。
5.全身症状。相当部分患者可有非特异的精神症状,如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和注意力难以集中,可伴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等。
6.体征。无明显体征,可在相应部分有轻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可感到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关键在生活调理
肠易激综合征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也坏影响病人的学习与工作,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长期而顽固的症状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很多病人由于症状的反复发作,但进行相关检查又没有阳性发现而常常怀疑自己得了疑难杂症,因此患上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此外,长期腹泻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等疾病,尤其对于儿童、代孕女性、老人而言,该病可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主要原则是生活调理,对症处理,改善胃肠动力、解除肠管痉挛以及减少肠内产气等,同时辅以必要的心理治疗。许多肠易激综合征病人之所以久治不愈只是因为不能去除致病因素,如不能改善工作学习环境,不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因此,放松的心态与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治疗该病的首要条件。其次,正确使用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常常以肠道解痉挛药物、肠道微生态制剂为主。病程较长且服药效果不佳的病人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北京胃肠科 十二指肠溃疡
主治医师
昆明市中医院 肛肠痔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