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在国际杂志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兰开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人类或许是因为暴露于淋浴和河水中的细菌而导致了克罗恩病的发生。副结核分枝杆菌(Map)是一种可以引发动物慢性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尤其是针对牛类;而Map也和人类的克罗恩病(CD)发病直接相关。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Roger Pickup教授表示,家用的淋浴或者河中中细菌的暴露或许会在人类患CD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前研究显示,存在于英国河流中的副结核分枝杆菌可以引发家畜换慢性感染性疾病,而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在威尔士收集的5份气溶胶样品中也检出了副结核分枝杆菌。
研究者表示,在卡迪夫市的克罗恩病病人机体中存在非常明显的副结核分枝杆菌簇,这或许是由于个体在淋浴中吸入携带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喷雾所致。而吸入感染长期以来也是引发牛类患病的一个主要途径;在成年患者中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往往是以肺部发病开始,而在儿童机体中则是以咳嗽以及嗓子炎症开始。
目前,尽管副结核分枝杆菌很难在人类机体中检出,甚至很难在实验室进行培养,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证实了副结核分枝杆菌和克罗恩病发病的关系,如果可以开发出合适的检测手段,那么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科学家们还会开发出治疗副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克罗恩病的新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