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消化 > 肠道常识

肠内的细菌部落:最庞大的菌群部落酋长国

举报/反馈
2014-05-23 11:55:27中山六院

  胃肠道:生命之道(连载之三)

  肠内的细菌部落:

  最庞大的菌群部落酋长国

  在我们的体内,生存着数目庞大的细菌,大约有一千多种细菌,生活在人类身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鼻、咽、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

  我们常常误认为细菌只会让我们生病,实际上,绝大多数细菌是不会对我们发动攻击的。在我们的体内,多数种类的细菌都是好细菌,是保卫人体的“好细菌部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无害。还有一小部分细菌是“坏细菌部落”,当它们的数量增多时,就有可能引起我们生病。

  “好细菌部落”和“坏细菌部落”共同组成了人体内的正常菌群,组成了名副其实的“细菌部落酋长国”。正常情况下,“好细菌部落”比“坏细菌部落”的“人口”要多很多,当它们相安无事地相处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便处于健康状态。

  婴儿出生后一两天,一些细菌随着吃奶、喝水等动作趁机进入体内,到肠道内“安家落户”,成为人体的终身“伴侣”。在婴儿时期,人类肠道内充满了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细菌种类达上千种,数以万亿计。其中,对身体有益的双歧杆菌在数量上比致病菌多数千倍,占整个菌群的绝大部分。

  当我们身体状况良好时,“好细菌部落”比“坏细菌部落”的数目多。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构成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成为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防线。当少量外来的致病菌来到肠道后,因为“食物”被正常菌群抢光,没有办法生存,常常无法进行大量繁殖,也就无法引起人体生病了。

  正常菌群的伟大贡献

  肠道的正常菌群虽然对人体无害,但是也不能光在肠道里白吃白喝不干活。各个菌群部落的酋长在一起开个会议,颁布出数条“友好合作、互惠互利”的条款:

  甲方:肠道允许细菌酋长国长期在肠道内生存,并有义务提供相应的食物。

  乙方:正常菌群部落在正常情况下,菌群部落保持相对的和谐统一,减少不和谐的声音,当致病菌增多时,正常菌群有义务作出反应,减少致病菌数量,尽力避免战事发生。另外,正常菌群还得向肠道提供相应的援助:正常肠道菌群应只在肠道内黏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菌群自身的调节功能,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另外,肠道菌群不得随意到人体其他部位定居。

  正常肠道菌群需要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功能。当菌群内致病菌的大量同族亲戚从口腔来到肠道内时,肠道要作出最快的应对反应。

  要有排毒作用。特别是双歧杆菌部落,应使肠道内过多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下降到正常水平,并减少肠道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毒素的吸收。

  抗肿瘤作用,双歧杆菌部落和乳酸杆菌部落要阻止食物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预防消化道癌症。

  双歧杆菌部落、乳酸杆菌部落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氨基酸,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所以这几个部落应尽力配合肠道的消化作业。

  酋长国应该选出警察维持秩序,将一些能产生丁酸、醋酸等抗菌物质的细菌调动起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

  乳酸杆菌部落能够分泌的大量乳酸,在闲暇时,要帮助加快肠道蠕动,促使粪便排出体外,减少毒素对肠壁的刺激,这样有利于防止大肠癌的发生。

  菌群失调:

  细菌部落战火席卷肠道

  多数情况下,肠道内的菌群失调是外部原因造成的。有时候,好菌群部落的“人口”数大幅下降,而坏菌群部落的“人口”数大幅上升,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好菌群无法阻挡坏菌群进攻肠道,病人会产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还有些时候,外来路过的菌群来到肠道,它们本身不在肠道里“安营扎寨”,是由于病人病从口入或者腹腔手术时被感染而来到肠道。这些路过的菌群装备精良,它们不仅会破坏原住菌群的“人口”平衡,还可能对人体肠道进行大肆破坏,这时就会引起肠道疾病。

  有时候,过度使用抗生素也会让肠道好细菌和坏细菌数量同时减少,肠道失去了正常菌群的天然屏障,一样会得病。于是,科学家提出了“肠道年龄”这个新概念。肠道年龄,实际上就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肠道内菌群的分布变化,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我们每个人的肠道年龄和自己的真实年龄并不是完全匹配的。有些正值花季的少女,因为节食、减肥、挑食等原因造成肠道菌群老化,如按肠道年龄推断却有60岁。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