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秋季腹泻如何安全用药?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秋季是腹泻的高发期,一定要做好腹泻的预防和保健,一旦发现腹泻要积极治疗。

  秋季腹泻大多是由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引起的,它是一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十分繁杂,目前已知的病原体有数十种之多,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三大类。急性腹泻,病程一般不超过三周,慢性腹泻病程一般可达两个月以上,主要由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非感染性炎症、肿瘤、小肠吸收不良、运动性、药物性等因素引起。

  腹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等,肠道感染者可伴有发热、欲泻而不爽、里急后重、大便腥臭等。因食滞肠胃而引起的腹泻,其排泄物内常有未消化的食物;肿瘤导致的腹泻大多为慢性腹泻,常伴有消瘦、不规则低热、大便带血等症状。严重的腹泻会使人体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应及时就医。某些病人的排泄物具有传染性,应加以消毒与隔离。

秋季腹泻如何安全用药?

  引起夏季腹泻的原因

  1、秋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

  2、虽然人体本身对外界病原体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像口腔有一定数量的溶菌酶,胃液含有大量的胃酸等均可杀灭随食物进入消化道的致病菌,但肠道致病菌能采用″以多制胜″或″乘虚而入″引起肠道感染。

  3、秋季出汗较多,大量饮水稀释了胃液也降低了局部抵抗力,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而且夏季炎热,人们往往休息、饮食不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腹泻病。

  4、秋季多有各种瓜果、凉拌荤素菜或冰镇饮品,如果这些食品的制作过程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污染而导致人们食用后感染机会增多;冷凉食品进食过多、过快或腹部受凉也容易造成胃肠道的应激反应造成腹泻。

  5、秋季苍蝇和蟑螂滋生,可携带致病菌传播疾病。

  秋季腹泻的预防

  1、 注意饮用水卫生。饮用水煮沸后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2、 讲究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凉拌菜可加点醋和蒜。

  3、 生食食物一定要洗净,尽量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

  4、 注意手的卫生,平时常洗手,饭前、便后手要洗净。

  5、 清洁环境,灭蝇、灭蟑,避免污染食物。

  6、 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劳累,预防感冒和中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7、 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饮用具。

  秋季腹泻 如何做好根本性治疗

  出现腹泻症状的病人,首先要回顾个人病史,尽量回忆可能的病因并及时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 如果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要在家中及时口服淡盐水,注意休息和饮食。出现腹泻也要继续进食,补充营养,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如果病情严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1、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需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

  复方新诺明、氟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环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因此,这数种药物常用于急性感染性腹泻,包括预防和治疗所谓旅行者腹泻。治疗乳糖不耐受症和麦胶性乳糜泻所致的腹泻在饮食中分别剔除乳糖或麦胶类成发。高渗性腹泻的的治疗原则是停食或停用造成高渗的食物或药物。

  分泌性腹泻易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丢失,除消除病因,还应积极由口服和静脉补充盐类和葡萄糖溶液,纠正脱水。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的结肠腹泻可用消胆胺吸附胆汁酸而止泻。治疗胆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泻,可用中链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长链脂肪,因前者不需经结合胆盐水解和微胶粒形成等过程而直接经门静脉系统吸收。

  2、对症治疗 选择药物时,应避免成瘾性药物,必要时也只能短暂使用。病因治疗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尽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已有好转,绝不可放松或取消应有的检查步骤,对尚未排除恶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止泻药

  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日服3~4次。药效较强的复方樟脑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瘾,故只短期适用于腹泻过频的病倒。复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d,此药有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不宜与巴比妥类、阿片类药物合用。氯苯哌酰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药效较复方苯乙哌啶更强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较少中枢反应。初服4mg,以后调整剂量至大便次数减至1~2次/d,日量不宜超过8mg。培菲康可调节肠道功能。

  解痉止痛剂

  可选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山莨菪碱、普鲁卡因等药。

  镇静药

  可选用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类药物。

  调节肠道植物神经紊乱药 可选解郁抗虑胶囊等药物。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李素素)

2010-09-10 18:40:00浏览13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红蛋白低怎么回事,怎么办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红蛋白低可能是排异反应、营养不良、药物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1、排异反应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如果将外来的干细胞和受体的免疫系统融为一体,就容易出现排异反应,从而引起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2、营养不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如果患者不注意营养均衡,导致体内的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引起血红蛋白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并多吃一些含铁量高的食物,如猪肝、菠菜等。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药物不良反应如果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没有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加重,从而引起血红蛋白降低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停药或减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后果。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肉、鸡蛋黄等。4、骨髓抑制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骨髓会出现抑制作用,从而引起血小板、白细胞等减少的情况,进而导致血红蛋白降低的现象发生。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1-2个月后可逐渐缓解。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剧烈活动以及磕碰,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不良后果。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5、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会导致造血功能出现异常,也会引起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司坦唑醇片、达那唑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在平时要密切观察身体的恢复情况,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症状加重。
张双国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脊髓受损高位截瘫能好转吗
脊髓受损高位截瘫是否能够好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急性损伤引起的脊髓受损高位截瘫,在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后通常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若是慢性损伤导致的,则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正常。1.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若患者是由于外伤、感染等原因造成的急性脊髓受损,并且及时进行了积极地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或者通过手术清除局部坏死组织等方法治疗,此时病情相对较轻,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能会使大部分神经功能得以保留和修复,从而达到较好的预后效果,有助于改善不适症状并逐渐恢复正常生活。2.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正常:但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已经出现严重的脊髓变性、坏死等情况,并且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则可能导致病变部位不可逆地损害,进而无法彻底治愈疾病而影响正常活动。此外,部分患者在发病之后并没有及时接受规范化的治疗,甚至存在不配合治疗的现象,也有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从而增加治疗难度,甚至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这种情况则很难治好。因此,在发生脊髓损伤以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评估具体的病情,及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尽可能地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另外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紧张或者是焦虑,有利于病情早日康复。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什么是慢阻肺干细胞疗法
慢阻肺一般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慢阻肺的干细胞疗法指的是利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细胞疗法主要适用于因肺部损伤所致的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通过抽取患者的外周血,经过分离和提纯后,注入到肺部损伤的部位,从而修复受损的肺部组织,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但是干细胞疗法并不能完全治愈慢阻肺,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患者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比如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可以扩张支气管,改善气流受限的情况。如果患者存在感染的情况,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吸烟,同时还需注意避免吸入二手烟。饮食上还需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恢复。另外,患者还需注意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走、快走或者是打太极等,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扩散快吗
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的扩散速度并不固定,相较于低分化癌,其扩散速度相对较慢,但比高分化癌要快些。癌症扩散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肿瘤大小、有无血管及淋巴管浸润、患者自身免疫力等。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是影响扩散的重要内在因素。中分化意味着癌细胞保留了部分正常鳞状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恶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一般来说,其生长速度和侵袭能力介于高分化与低分化癌之间。当肿瘤体积较小,局限于宫颈局部,且未侵犯血管、淋巴管时,扩散相对缓慢。然而,若肿瘤不断增大,突破宫颈基底膜,侵犯周围组织的血管和淋巴管,癌细胞就获得了进入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途径,会大大增加远处转移的风险,扩散速度也会显著加快。此外,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对癌症扩散速度影响显著。免疫力强的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及时识别并杀伤部分癌细胞,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反之,若患者因年龄较大、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或长期处于精神压力下,导致免疫力低下,癌细胞更容易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扩散速度可能加快。此外,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如进行子宫切除术、规范放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发展,降低扩散风险;而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则会促使癌症加速扩散。发现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后,应立即就医,完善全面检查,评估癌症分期。早期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辅助放化疗。中晚期患者以同步放化疗为主。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