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理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小儿心理科

儿童多动症的心态表现

举报/反馈
2007-08-15 16:52:0039健康网

  一、多动症儿童的心理缺陷

  儿童患有多动症后,其身心状态发生很大变化,产生许多缺陷,注意力涣散,情绪激动或消极悲观,学习困难等。而最突出的缺陷表现在:对周围事物感知缓慢,范围狭窄,分辨力弱,缺乏认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心理上发生障碍、孤僻、时间观念淡化等一系列问题。

  感知是人的感觉和知觉,通过视、听、触、味、嗅等感觉器官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认知基础,然而多动症儿童却对外界的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失去敏感,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心不在焉,看书、看黑板常常顾此失彼,甚至东张西望,不知所从。视觉缺乏主动性和定向性,听觉缺乏分辨性和协调性,从而注意力无法集中,感觉接受发生困难。同样,时间观念的缺陷也使多动症儿童出现认知障碍,如上学迟到早退,忘记做作业,办事拖延,写字抄错或漏抄,没有方向意识,上下左右不分等等。

儿童多动症的心态表现

  儿童感知上的缺陷使之对事物的认识和体验发生偏离,从而心理变得异常,意志薄弱,性格波动。多动症儿童性格往往孤僻、任性,自控力差。

  二、多动症儿童的注意活动过程

  注意的活动过程分为三个环节:注意的选择、维持和转移。注意力的强度、稳定性和范围体现了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定和集中的程度,而多动症儿童的注意活动过程往往发生障碍,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注意时间短暂,注意不稳定,范围狭窄且容易分心,不善于分配注意力,这也是其主要特点。

  注意的选择性差: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多动症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出现的新的刺激容易引起反应,该有意注意的事物却看不到。他们在家做作业时,总会听大人的谈话,窗外的吵闹声;上学路上也会被商店的玩具吸引,忘记上学。他们的注意力是不自觉的、无目的的,见到什么就去看、去做,不知道去辨别到底应不应该做。

  注意难以维持:注意不能高度集中,保持时间短暂。儿童上学以后,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持久而艰苦的劳动,没有兴趣是不行的,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是必须要做到的,这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贪玩了。但是,多动症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很差,上课小动作不断,作业得让父母督促。同时,他们的注意力也难以持久,一般对10-12岁的学生来说保持40分钟连续学习并不困难,而多动症儿童很难做到这一点。

  注意的转移性差:多动症儿童的注意范围比较狭窄,掌握的数量明显少于一般儿童,而且注意稳定性差,难以保持注意力,他们不能掌握和理解课文的全部内容,学习成绩波动也很大。这反映出他们的注意广度不够,注意力不稳定,并不是智力低下所致。同样,他们的协调性很差,不善于分配注意力,极易分心。完成某项任务需要眼、耳、脑、手分别控制并相互配合,如上课时眼要看书、黑板,耳要听讲,又要动脑思考,动手做笔记,这时他们会显得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三、 多动症儿童的记忆障碍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阶段,多动症儿童识记过程的速度较慢,记忆保持的时间较短,容易遗忘,记忆的再认不够准确,不够稳定,对识记材料的选择、加工和分类能力较弱。

  记忆分为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学龄前儿童的记忆以无意识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学龄儿童的有意识记忆已有很大发展。但是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在记忆的速度和时间、稳定性等方面会发生障碍。

  记忆速度缓慢,保持时间短暂:记忆的形成是建立在注意的基础上,先得把注意到的东西感知才能进入记忆,这时的记忆也只能是短时记忆,只有注意不断持续反复才能形成长期记忆。多动症儿童注意力不能集中起来,不能专心听讲,所以对知识的掌握也就缓慢,背课文也要花费比一般儿童多得多的时间。有时多动症儿童对识记材料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但是印象不深,容易忘记,对老师讲的内容、布置的作业都难以保持长时间记忆,学习成绩自然也就很差了。

  记忆的再认不准确,不稳定,选择分类能力较弱:多动症儿童的记忆不稳定,不牢固,对学过的东西记得不全面,再认时漏洞百出,前后颠倒,有时记着的也会突然忘记。如平常能背出的课文到课堂上便背不上来了,平时能记忆的公式,考试时就用不上了。多动症儿童记忆的选择、加工、分类能力较弱,不会有选择地记住重要的东西,对形象直观的东西能够靠机械记忆记住,但那些抽象、间接的记忆内容则发生困难。如数字题一般套用公式的计算困难不大,但遇到应用题就理解不了;背诵课文只背诵原文还行,让复述段落大意就抓不住要点,困难重重了。

  四、 多动症儿童的思维活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射活动,它是对感知材料的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思维活动形式,是从记忆的形象中提取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多动症儿童的思维和想象具备以下特征:

  抽象思维发展缓慢,概括能力缺乏: 多动症儿童的思维往往驻留在具体形象思维水平,无法深刻而准确地分析感知材料,形成较高水平的抽象思维,发展速度非常缓慢。看故事只能记住某些情节不知道其中包含的道理,写作文也是平铺直叙,不会概括或加上自已的观点。由于抽象思维发展滞后,概括能力、分析事物的本质形成概念就显得更为困难,他们对猫、狗等具体动物的特征把握还比较容易,能形成“动物”这个概念,但具体让区别开“野兽”和“家禽”这样的概念就容易混淆了。而象数学课里的“长方形”、“正方形”那样的抽象概念理解起来就更难了,这是儿童成绩提高不上去的重要原因。

  思维过程连贯性和稳定性差: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分散,无法长时间集中思考某个问题,从而思想时而分散,时而集中,断断续续,不连贯,不稳定,他们做作业可能做着做着就想起了什么玩具了,写作文写着写着就跑题了,这种情况可能是多动症儿童学习成绩经常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意想象占优势,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意想象是一种不自觉、没有目的性的想象活动,多动症儿童不是没有丰富的想象力,而是想象显得杂乱无章,没有定向。他们一会想当大画家,一会想当科学家,而且看别人想当什么,他也就跟着人云亦云,因此,他们的想象具有模仿和重复性,缺乏独立意识和创造性,只能直观地把具体的形象印在脑子里,不能深入分析和改造形成新形象。正常儿童对看过的许多动画片会熟记于心,并且他们也会编讲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这是想象和思维的综合创造过程,需要有意识地筛选记忆中的形象,经过加工后,塑造出新的人物情节,多动症儿童的思维缺乏创造性,是难以做到的。

  五、 多动症儿童易激惹

  多动症儿童易激惹,是指他们的情感波动不稳定,意志脆弱,情感发展很缓慢、幼稚,而且逆反心理严重,易产生对抗情绪,自控力不足,是一种异常情感。

  情感不稳定,意志薄弱:多动症儿童常因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情感很不稳定,行为带有冲动性,控制能力较差,他们不善于独立地、自觉地提出行动目的和动机,没有明确的理想和追求,缺少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力。他们常常与别的小朋友吵嘴、打架,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吵大闹,一批评就“潸然泪下”,再安慰又“破涕为笑”。他们不善于支配时间,作业也不能坚持做完,上学是被爸爸妈妈“逼”去的等等,这都是多动症儿童的突出表现。

  情感不成熟,效能作用不明显:多动症儿童的情感在许多方面非常幼稚,自制力差,就象幼儿一样感情直露,时哭时笑,不喜欢做功课却喜欢和比自己小的伙伴玩,喜欢玩游戏机,对考试成绩漠不关心,批评后也不害羞,有错误缺点也不改正,学习成绩不好,打骂无济于事并可能适得其反,对这样的儿童需要更加耐心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尽量提高他们的情感效能作用,这对孩子情感的成熟也有很大的作用。

  易激惹:多动症儿童的一个严重缺陷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加上某些家长性格暴躁,教育孩子方法不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很容易被激惹。没有家长督促时,他们则不学习,只顾玩或看电视,家长一干预就发脾气,要是加上打骂孩子,孩子也有可能发生强烈情感暴发,失去理智,破坏物品、伤人或自伤。当然,过分溺爱孩子,对其百依百顺,也会使之稍不称心便脾气大发,如他在看电视,家长把电视关掉让他去做作业,他就会大闹一番,作业也做不好。

  六、 多动症儿童的恐惧与焦虑

  有的儿童多动症状不明显,却又会发生另个一种倾向--焦虑。他们老是内心紧张,担心自己会遭到训斥或惩罚,担心自己会有一种不祥的征兆发生。焦虑程度过深就会产生恐惧。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常常受家长老师的批评,使他们内心十分紧张,上课更不能用心听讲,学习成为他们一项沉重的负担,整天提心吊胆,害怕老师批评、同学讥笑、家长惩罚,而他们无法克服困难,矛盾重重。这也是很应该值得注意的倾向,尤其是小女孩这种症状更明显些。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