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惊厥护理

  “惊厥”俗称“抽筋”、“抽风”。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可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若不及时就医采取止痉措施,可危及生命。

  惊厥可分为有热惊温和无热惊厥两种。

  有热惊厥较常见的有:

小儿惊厥护理

  1. 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破伤风、败血症、中毒性菌痢等,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在婴幼儿期较为常见,一般只要高热解除,惊厥即可缓解,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

  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如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脑性疟疾、脑脓肿等引起的惊厥,常表现为反复多次发作,每次发作时间较长,可呈持继状态,惊厥发生后有高热、嗜睡、谵妄、昏迷。

  无热惊磁厥较常见的有:

  1. 非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新生儿颅内出血、脑缺氧、脑肿瘤、颅脑外伤、脑发育不全、癫痫以及各种脑炎、脑膜炎的后遗症等。大多伴有智力落后、意识障碍、运动功能异常。

  2. 非感染性全身疾病,如缺乏维生素D的手足搐搦症,婴儿痉挛症,低血糖,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急性肾炎所致高血压脑病以及颠茄类,有机磷,一氧化碳中毒等都可发生惊厥。

  护理要点

  ◆ 出现惊厥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解松领扣,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以免引起窒息。若出现窒息时,应立即吸出呼吸分泌物,施行人工呼吸。

  ◆ 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上、下齿之间(如没有压舌松可用铝匙柄外面裹以手帕),以防舌被咬伤。

  ◆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

  ◆ 有高热时,应给以物理或药物降温。如惊厥发作时间较长,无论有无紫绀,均应给以吸氧,以减轻脑缺氧。

  ◆ 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以流质或半流质。

  ◆ 必要时可用针刺入中、合谷等穴位。

  ◆ 迅速送医院就医,并向医生反映抽痉开始时间、抽痉次数、持续时间、抽搐部位、两眼有否凝视或斜视、大小便有无失禁以及解痉后有无嗜睡现象等。以便诊断和处理。 
 

2007-08-13 22:47:00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三伏天养生汤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三伏天养生汤的功效和作用包括消暑解渴、健脾益胃、养心安神、滋阴润燥、增强人体机能等。1.消暑解渴:三伏天酷热难耐,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养生汤如西瓜皮绿豆汤,能有效消暑解渴。西瓜皮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绿豆则能清热解毒,两者搭配可缓解暑热带来的不适。2.健脾益胃:夏季人们常常食欲不佳,一些养生汤如山药排骨玉米汤,可以健脾益胃。排骨和玉米则能提供丰富的营养,增强脾胃功能。3.养心安神: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心情烦躁,养生汤如莲子百合汤,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莲子和百合都有清心除烦的作用,可帮助人们在三伏天保持平和的心态。4.滋阴润燥:三伏天空气湿度大,但人体仍可能出现燥热的情况。养生汤如银耳雪梨汤,能滋阴润燥。银耳富含胶质,雪梨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两者结合可滋润身体。5.增强人体机能:三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补充营养来增强人体机能。养生汤如香菇鸡汤,富含营养,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在三伏天饮用养生汤时,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口味选择合适的汤品。同时,要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卫生,避免食用变质的养生汤。此外,养生汤不能替代正常的饮食和医疗,应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运动,共同维护身体健康。
程梦婕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养生茶能天天喝吗
如果单次饮用的量较少,通常是可以天天喝的。但如果单次饮用的量较多,通常不建议天天饮用。 一些养生茶如绿茶,含有咖啡因和茶多酚等成分。咖啡因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新陈代谢率,帮助身体消耗更多能量。茶多酚则具有辅助抗氧化和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适量饮用绿茶有助于保持身体活力,对于预防肥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天天适量饮用养生茶还可以增加水分摄入。人体需要足够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血液循环、消化吸收、体温调节等。以养生茶的形式补充水分,相比于单纯的白开水,还能同时摄入一些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是一种较为健康的饮水方式。 但某些养生茶中的成分过量摄入可能会对身体器官产生不良影响。比如,过量饮用含有咖啡因的茶如红茶、绿茶等,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引起失眠、焦虑、心悸等症状。同时,咖啡因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促进尿液排出,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另外,一些养生茶中的草药成分如果过量摄入,也可能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因为肝脏和肾脏是身体主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 建议在选择养生茶之前,要充分了解其成分和功效,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茶。一般来说,每天饮用养生茶的量应适中。具体的饮用量可以根据茶的种类和个人体质来调整。例如,对于含咖啡因较多的茶,每天饮用2-3杯为宜;而一些温和的花草茶,如玫瑰花茶等,每天可以饮用3-4杯。同时,要注意不要在晚上临睡前大量饮用养生茶,以免影响睡眠。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养生茶怎么搭配喝了对身体好
养生茶一般可以选择红茶、普洱茶、枸杞茶、菊花茶、决明子茶等,搭配喝了对身体好。1、红茶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主要是由茶叶制作而成,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的营养成分,比如茶多酚、咖啡碱、叶酸等,患者适当喝些红茶,能够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2、普洱茶普洱茶是一种常见的茶叶,也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生津、消食解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暑热口渴、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时也可以用于改善肠胃不适的症状。3、枸杞茶枸杞茶通常是由枸杞冲泡而成,喝了以后能够起到滋补肝肾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益精明目的功效,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4、菊花茶菊花茶是由菊花冲泡而成,喝了以后能够起到清肝明目的功效,同时还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5、决明子茶决明子茶通常是由决明子冲泡而成,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目赤涩痛、头痛眩晕、目暗不明、便秘等症状。患者可以根据个人口味以及需求选择合适的养生茶。另外,在喝养生茶时,患者应注意避免睡前饮用,以免导致大脑过度兴奋,从而影响睡眠质量。但是患者也要注意不要过量饮用,以免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暑可以吃什么食物养生
小暑通常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在这一天一般可以适量吃绿豆、冬瓜、莲子、山药、薏米等食物来达到辅助养生的目的。若出现不适症状时,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1.绿豆:绿豆味甘,性凉,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在夏天适当食用能够起到祛火的作用。同时,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成分,适量食用后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2.冬瓜:冬瓜性凉味甘,归肺、大肠、膀胱经,具有生津止渴、清热利尿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状。同时对于中暑引起的不适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莲子:莲子属于药食两用的食物,具有养心安神、固精止带的功效,在炎热的夏季适当吃一些莲子,能够有效地缓解口干舌燥的症状。但由于莲子性质偏寒凉,因此虚寒体质的人群不宜大量食用。4.山药:该药物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有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但需注意的是,由于山药黏液中含有一种植物碱,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所以对山药有过敏史的人群应避免食用。5.薏米: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肾、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消肿散结等功效。如果患者存在小便不利、水肿、脾虚泄泻等情况,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食用。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防暑工作,尽量不要待在高温环境下,以免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谭为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哪4类人不适合泡脚养生,否则易加重病情
临床上没有哪4类人不适合泡脚养生这种说法。通常情况下,阴虚火旺者、体质虚弱者、实热证患者、足部有伤口者以及孕妇不宜进行泡脚。1.阴虚火旺者:由于泡脚能够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而阴虚火旺者通常会出现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症状。此时如果盲目地给予泡脚治疗,则会导致内热无法及时消退,从而诱发其他不适症状。2.体质虚弱者、阳气极度虚衰之人:中医认为,体质虚弱且阳气极度虚衰者,身体对温热的耐受能力较弱。泡脚时的温热刺激可能会过度消耗本就不足的阳气,使阳气更虚。这类人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加重,甚至心慌气短等症状。3.实热证患者:实热证主要表现为高热、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中医认为实热之邪充斥体内,此时泡脚带来的温热刺激会使热邪更盛。可能会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烦躁不安加剧、便秘更严重等情况,加重病情。例如一些外感风热或温热病邪在气分、血分的患者,应避免泡脚以免助热邪。4.足部有伤口者:对于足部皮肤有损伤的人群来讲是不建议用热水泡脚的,因为泡脚的时候容易对局部造成刺激,甚至还会增加感染风险,不利于恢复。5.孕妇:中医认为,孕妇的身体状态较为特殊,需要谨慎调理。孕早期胎儿尚未稳定,泡脚的温热刺激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此外,老年人也需慎用此方法,以免影响睡眠质量。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并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