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洋快餐痛着我们的健康 伤着我们的胃

  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易造成身体损伤

  目前,中国约有两亿人体重超标,6000万人属于肥胖,还有日益增多的糖尿病和高血压,这些都与含高脂肪的洋快餐有很大关系。高热量的油炸、焙烤食品脂肪含量很高。虽然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可以供给人体必需的热量,但是不宜太多。如果太多,其中的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一饱和脂肪酸(统称为坏脂肪)会造成健康受损。过多的脂肪会成为皮下脂肪或成为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为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另外,由于摄入这些高热量、高蛋白和高脂肪食品,又加重了消化器官和肾脏的负担,使身体易处于缺水状态,引起多种疾病。

  最近,麦当劳已经由于其快餐食品含有过多的“坏脂肪”而被责令付出巨额赔偿。2005年2月11日,麦当劳公司同意赔付850)万美元以解决其油炸食品中脂肪含量过高所引起的法律诉讼。在这个赔偿中,有750万支付给美国心脏病协会,而另150万用于一项公共宣传,以向公众通报其食品中含有的过量反式脂肪酸,如同今天的香烟必须在其包装盒上注明“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一样。

  含钠量高降低机体抵抗力

  钠主要来自食盐(氯化钠)和味精(谷氨酸钠)。许多洋快餐含盐过高,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造成菌群失调;高盐饮食还能抑制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导致感染性疾病,降低了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此外,还对血压、肾脏产生不良影响。

  洋快餐对儿童影响极大

  洋快餐对儿童的危害已经开始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大量食用洋快餐对儿童的智力、身高发育会产生很大影响。高脂饮食造成儿童肥胖,肥胖影响激素代谢,尤其是用于代谢血糖的胰岛素,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有调查显示,不加控制地食用汉堡包、炸鸡、炸薯条以及虾片等儿童爱吃的洋快餐,是影响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还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肥胖儿童体内脂肪过多,会对神经细胞产生影响,损害孩子正在发育的神经通道,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也会造成伤害。另外,洋快餐的饮料多为冰镇饮料,饮用时使咽喉猛烈受到过冷的刺激,局部血管收缩,抵抗力下降,极易息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胃黏膜柔嫩,血管丰富,若受到冰镇饮料的刺激,黏膜下血管会急剧收缩,血液供应骤然减少,可伤害消化系统的免疫力,引起急性胃肠炎。

  进食洋快餐应适量

  尽管国外有的营养学家称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这样的洋快餐为“垃圾食品”,但我们也要客观一些,也不必望“洋”兴叹、望“洋”色变。适量吃点洋快餐并无大害,关键在于进食者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进食次数要限制:洋快餐进餐的次数与人体脂肪的摄入量成正比,因此,进餐的次数越多,其带来的危害也越大。一般我们食用洋快餐的次数不应超过每月一次。

  进食的数量要限制:如一份洋快餐,可以一家人一起吃,也可以与几个朋友一起分享,这样每人摄入体内的脂肪、能量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进食期间要增加运动量:运动是“燃烧”脂肪、有效控制体内热量的好方法。通过运动,可以把从洋快餐中吸收的多余能量及时消耗掉。

  进食期间要搭配其他食品:在进食洋快餐的同时应该注意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补充洋快餐中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这三类营养素的不足。

  不要晚上进食洋快餐:最好不要以洋快餐当晚餐进食,尤其不应把洋快餐当夜宵吃。因为夜间人体的合成代谢能力弱,极易引起肥胖。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实习编辑:范立明)

2007-11-08 23:01:00浏览3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孩子不自信自卑心理恐惧怎么克服
孩子不自信、自卑心理和恐惧,可采取建立积极沟通、鼓励参与活动、设定合理目标、培养特长技能等方法来克服。1、建立积极沟通:营造一个开放、信任的沟通环境至关重要。家长应主动与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积极、鼓励的语言,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从而增强自我认同感。2、鼓励参与活动:鼓励孩子参与各种社交、体育或兴趣小组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孩子能结识更多伙伴,拓展社交圈子,锻炼社交能力。在活动中,孩子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这有助于提升自信心。3、设定合理目标:为孩子设定明确、具体且可实现的目标。目标不宜过高,以免孩子因无法达成而产生挫败感;也不宜过低,要具有一定挑战性,让孩子在努力后能够成功。每一次成功完成目标,都能给予孩子成就感,逐步积累自信。4、培养特长技能: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学习和发展特长的机会。当孩子在某一领域表现出色,拥有一技之长时,会极大地提升自我价值感与自信。同时,特长培养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也能锻炼孩子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正面反馈。避免过度比较,不要将孩子与他人进行不恰当的对比,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的自卑心理和恐惧情绪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何矫正孩子厌学心理
矫正孩子厌学心理可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学习环境、心理疏导以及药物辅助治疗等方法改善。1、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将学习内容与之结合。若孩子喜欢音乐,在学习语文古诗词时,可寻找相关的歌曲或配乐朗诵,增加学习趣味性。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观看科普视频、动画等辅助学习,让知识更直观生动。鼓励孩子参加学科兴趣小组、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文学创作比赛等,在实践中感受学习乐趣,提升学习积极性。2、改善学习环境:学校方面,老师可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组织学习互助小组,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家庭方面,为孩子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空间,减少干扰。3、心理疏导: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倾听其内心想法和困扰,给予理解与支持。帮助孩子正确看待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培养抗挫折能力。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引导其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增强自信心。4、药物辅助治疗:如果孩子厌学是由于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经专业医生评估诊断后,可能需药物辅助治疗。例如舍曲林,其能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因心理障碍导致的厌学症状。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用药。建议在矫正过程中,保持耐心,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努力。加强家校合作,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定期与孩子交流,了解其学习感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矫正方法。若孩子厌学情绪严重,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通过心理辅导,调整心态,改善厌学心理。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青春期男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状有哪些
青春期男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状可能包括情绪波动大、焦虑不安、叛逆行为、出现攻击行为、社交困难等。1、情绪波动大:青春期男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剧烈,导致情绪容易大起大落。前一刻还兴高采烈,下一刻可能就变得烦躁易怒,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者陷入莫名的低落情绪中。2、焦虑不安:面临学业压力、对未来的迷茫以及社交等各方面的挑战,青春期男孩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其可能会在考试前极度紧张,担心考不好;在新环境中,如转学后,会对融入集体感到焦虑,时常表现出坐立不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3、叛逆行为:青春期男孩渴望独立,追求自我,往往会表现出叛逆行为。其可能会故意违抗父母和老师的要求,顶嘴、不遵守规则等。4、出现攻击行为:一些男孩可能会出现身体或言语上的攻击行为,与同学打架、争吵,用攻击性语言伤害他人。这可能是其内心情绪无法正确宣泄,通过攻击行为来表达不满和愤怒。5、社交困难:部分男孩在与同龄人交往中会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融入集体,害怕被拒绝。他们可能会表现得孤僻、不合群,独来独往,不敢主动与他人交流,难以建立良好的友谊。需要注意的是,面对青春期男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变化,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其心声,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如果孩子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程敏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有心脏病生过一个孩子了还能生吗
若心脏病病情稳定,心功能良好,且前次妊娠分娩过程顺利,在严密医疗监测下,多数情况下可以再次生育;然而,当心脏病严重,心功能差或前次妊娠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再次生育风险极大,不建议妊娠。对于患有一些轻度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且通过治疗后,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的女性。若前次妊娠期间,心功能一直维持在Ⅰ级或Ⅱ级(即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或轻度受限),未出现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分娩过程也平稳。这类女性再次妊娠时,只要在孕期严格遵医嘱,定期进行心脏专科检查,密切监测心功能变化,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多数能够耐受再次妊娠和分娩过程。若女性患有严重心脏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未经有效治疗等,心功能处于Ⅲ级或Ⅳ级(即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或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心衰症状)。前次妊娠可能已出现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对心脏造成进一步损伤。这类情况下,再次妊娠会使心脏负担急剧加重,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因此不建议再次生育。心脏病女性计划再次生育前,建议前往心内科和妇产科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脏超声、心电图、心功能测定等检查,明确心脏病类型与心功能状况。若医生评估可妊娠,孕期密切产检,增加心脏专科检查次数。若评估不适合妊娠,建议严格采取可靠避孕措施,避免意外怀孕。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