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女性 > 月经期保健

“生理期”健身三重奏

举报/反馈
2011-08-26 00:00:00中国网健康频道

  运动专家建议:根据生理周期中三个不同阶段的荷尔蒙分泌情况调整健身计划,不仅能提升健身效果,还能训练体内荷尔蒙的正常生活。

  经期也可做运动

  女性在月经期间是否能进健身锻炼要视自身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女性在月经期自我感觉良好,运动能力不变。对于身体健康、月经期身体不适反应、平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性来说,在月经期继续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是有益健康的。

  月经期坚持健身锻炼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就运动量而言,月经期的第一、第二天应适当减少运动强度,缩短锻炼的时间,放慢速度,以减少运动量。运动项目宜选择参加一些平时经常练习的项目如慢跑、步等,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打拳、乒乓球、原地投篮和托排球等运动。第3-4天随经血量的减少,可逐渐加大运动量,第5-6天便可正常参加锻炼。

  生理初期(月经开始第1-10天)特征:这期间雌性激素分泌旺盛,可持续14天左右,是情绪低落、比较有压力的一段日子。

  推荐健身项目:慢跑、瑜伽

  应选择轻柔的徒手运动,比如简化太极拳、瑜伽等等。如果在做徒手运动开始之前你仍感到烦躁,慢步、慢跑、慢速溜冰、慢速游泳都是有帮助的。这一时期也是减轻体重和塑造健美身材的好时机。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活动强度不宜大,时间也不宜长。

  不过,这个阶段最好能避免参加需要技巧和反应能力的运动,像网球、壁球都是不适合的,这些运动可能使你因失误、失利而激怒、情绪波动。

  生理中期(第11-19天)特征:女性一般在月经开始第14天排卵,雌性激素分泌到达顶峰,此时开始减少,而孕酮分泌开始上升。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时,会加快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吸收和消耗,所以在排卵期的前4-5天是做有运动的最佳时机。这两种激素在体内会导致水分保存,如果不做有运动,可能会出现浮肿和体重增加

  推荐健身项目:游泳、骑单车、有

  应该进跑步、游泳、骑自车运动,时间越长越好。这些运动特别易于热量消耗,对于想要减轻体重的人来说是最佳选择。你还可以参加其他更高级的有运动,比如韵律操、舞蹈班之类。

  生理期(第20-28天)特征:孕酮分泌在第3周起到达高峰,自第4周开始下降,此时你又快要回到初期的生理状态了。第20-24天可以做更长时间的有运动,但第24-28天,运动时间、频率、强度都要逐步减少。

  推荐健身项目:器械运动、力量训练

  除了进中期提到的运动,还应当额外做一些力量训练,要尽量避免参加那些需要技巧和反应能力的运动项目。还要记住,运动是消除经前不适症状的最好办法。如果你更喜欢健身房,那就每天抓紧时间(至少20分钟)到跳舞机、划船机、跑步机上去一展身手。

  经期健身别马虎月经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虽然女性经期健身是完全可以的,但也不能忽视其特殊性,此时健身应注意以下卫生要求:

  1、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特别是下腹部不易受凉,以免痛经月经失调

  2、不易做剧烈练习,尤其是震动强烈,增加腹压的动作,如疾跑,跳跃等。

  3、不易游泳,以免病菌侵入造成感染。

  4、有痛经月经过多月经失调者,经期应减少运动量、强度和练习时间,甚至停止运动。

  健身课堂如何在锻炼中预防健身伤痛?问:由于缺乏健身锻炼的相关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差,我在锻炼中常常出现肌肉疼痛、韧带拉伤、关节损伤的状况。该如何预防这些伤痛呢?

  答:1、热身运动必不可少。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热身运动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使肌肉韧带和关节温度升高,既能提高关节与韧带的活动范围和能力,又可减少肌肉的粘滞性,从而提高肌肉的收缩与伸展能力。这是提高训练质量、预防运动损伤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通常热身运动以10分钟为宜。

  2、整理放松运动。锻炼的整理放松运动也是必做的。它能使人体从运动状态平稳地回到安静状态,有利于偿还“债”,加速乳酸等废物的排除,快速消除疲劳,促进肌体恢复。这里需要提出的是,许多健身者不重视整理放松运动,练完就走人。虽然当时没有什么不适征兆,但第二天或下次锻炼时就可能出现肌肉疼痛或关节损伤等症状。具体来说,做整理运动时可进慢跑和反方向拉伸练习。

(责任编辑:滕小兰 实习编辑:何丽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