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导读:人的健康和气候、外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尤其入秋后,天气比较干燥,对人的新陈代谢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不及时调整很容易患病。秋季是滋补养阴、储存能量的好时机,能为“秋冬养阴”打好基础。
中医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
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咳,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于秋之后尤为常见,喉、咽也分别是肺的门户和肺气之通道,秋燥袭击,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肺又外合皮毛,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不荣,都和秋燥有关。
我们可通过某些中药具有滋阴润燥、灌溉脏腑的功效,来弥补秋燥对身体的伤害,减少甚至避免干燥的发生。药物有西洋参、百合、玉竹 、沙生、麦冬、天冬、黄精 、桑葚等。
秋季养生以肺为先,故饮食以滋阴为宜。要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生葱等。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辣味的食品是要防止肺气太盛。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会伤肝,故在秋天要增加酸味的食品,酸味入肝,可增加肝脏功能,以抵御过剩的肺气侵入。根据中医这一原则,秋季人们一定要控制食用辛辣食物,以达到滋阴、润肺、防燥的目的。适合秋季使用的食品有很多,如山药、白扁豆 、藕、黄鳝、栗子、胡桃、花生等。
秋季前期用于温燥的饮食养生方法要以清热滋润为主。应坚持二粥一汤的饮食方法,即早晚餐食粥,午餐喝汤,但粥汤的内容有所不同。传统养生学认为燥邪最易伤肺,在煮粥时加些切碎的梨块,有生津止渴、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秋季干咳少痰、失眠多梦者食用。煮粥时加些用水发好的银耳,有滋阴润肺、养胃强身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及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及慢性支气管炎者食用。羹汤类则以西红柿蛋汤为佳,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并有利于消化吸收。
秋季后期用于凉燥的饮食养生方法要以驱寒润肺为主。饮食原则除滋阴润燥外,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能量较高的食物。食粥仍是主要方法,如梨粥、百合粥 、银耳粥都可食用,还可增加一些瘦肉粥类,如煮粥时加些瘦肉、皮蛋等,以补充蛋白质的消耗。还可进食栗子粥、桂花莲子粥、龙眼肉粥、红枣粥等,并多食一些温性的蔬菜水果,如南瓜、葱姜、香菜、桃、杏、大枣、荔枝、乌梅等。
(实习编辑:谭淑媚)
主任医师
沃医妇产名医集团 妇产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妇产科门诊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主任医师
昆山市中医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妇产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密山市裴德镇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铜陵市长江中路1021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三香路1055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北路34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中山市康乐路10号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云南省昆明市环城南路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