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新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外科疾病 > 外科新知

乙状肠道息肉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
2023-12-08 12:14:2839健康网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生长在乙状结肠黏膜上的隆起病变,可能需要内镜下切除。

乙状结肠息肉是发生在乙状结肠壁上的一种良性肿瘤,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炎症刺激、生活习惯不良等原因导致局部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这些异常增生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腹痛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腹泻、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以及腹部肿块等不适症状。其中,腹泻可能与息肉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有关;而便血则可能是由于息肉表面血管破裂所致。

针对乙状结肠息肉,可以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X线钡剂灌肠造影、CT结肠成像等检查以评估病情。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息肉的位置、大小及其形态学特征;X线钡剂灌肠造影可显示息肉的密度与其周围组织的关系;CT结肠成像能够提供息肉位置、大小以及毗邻结构的信息。对于乙状结肠息肉,如果体积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则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息肉较大或存在恶变风险,则需考虑内镜下息肉电切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手术方式来摘除息肉。

建议患者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预防息肉的发生。同时,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有助于排出体内废物,降低患结肠疾病的概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