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新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外科疾病 > 外科新知

宝宝得了小儿腹股沟斜疝

举报/反馈
2023-09-09 17:40:3839健康网

宝宝患有小儿腹股沟斜疝可能是由于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腹壁肌肉薄弱、腹内压力增高、腹壁发育异常、巨膀胱-小肛门综合征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影响病情。

1.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

由于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导致腹腔内的脏器通过未闭合的通道突出到腹股沟区域形成疝气。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引起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主要方法,如Lichtenstein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等。

2.腹壁肌肉薄弱

腹壁肌肉薄弱使得腹腔内容物容易从腹壁缺陷处向外突出,导致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加强腹肌力量和改善腹壁结构的锻炼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腹股沟斜疝的症状。例如,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腹部肌肉训练,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

3.腹内压力增高

腹内压升高会导致腹腔内脏器向腹壁薄弱处移位,从而增加发生腹股沟斜疝的风险。对于腹内高压引起的腹股沟斜疝,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比如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纤维食物摄入等。

4.腹壁发育异常

腹壁发育异常包括缺损或过短,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腹腔内器官易于从腹壁薄弱处脱出,形成腹股沟斜疝。针对腹壁发育异常所致的腹股沟斜疝,可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如穿戴弹性腹带以提供支持并促进愈合。

5.巨膀胱-小肛门综合征

巨膀胱-小肛门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巨膀胱、尿潴留、肠梗阻等症状,进而导致腹内压增高,诱发腹股沟斜疝。巨膀胱-小肛门综合征的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合作,可能涉及肠道功能恢复、营养支持以及外科手术矫正等策略。

建议定期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尤其是腹股沟部位是否有肿块出现。必要时,可以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腹股沟区的情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