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外科疾病 > 心胸外科

注意:吸纸烟更易诱发肺癌

举报/反馈
2009-07-08 08:02:0039健康网社区

  我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大量资料表明,肺癌发病与吸烟有关,特别是与吸纸烟的关系更为密切。世界卫生组织资料表明,97%的国家一致认为,男性肺癌病人80%-90%,女性肺癌病人20%-40%与吸烟有关。在11月“国际肺癌关注月”来临之际,中国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表示:拒绝烟草,人人有责。

  嗜烟是一种病

  很多人都知道吸烟会上瘾,但只把对烟草的依赖看作一种不良嗜好。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嗜烟者实际上是病人。

  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通过口鼻支气管黏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对人体而言,它是一种有毒物质。据测算,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含量足以致人死命。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林江涛教授说:“吸烟就像一部死亡发动机,它会使冠心病人死亡的风险平均增加76%;使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90%;使猝死的相对危险增加3倍以上!除此之外,吸烟本身也会导致肺癌、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多种病症。被烟民吸入的烟雾中含有250多种有毒物质,其中40余种具有致癌性。”

  为什么烟民们抽了这么多烟却没有事呢?这是因为在抽烟的过程中只有20%的尼古丁被机体吸收,之后又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不过,千万不要因此就判定尼古丁对人体无害。研究表明,尼古丁会被人体组织迅速吸收,反复摄取尼古丁会导致大脑神经通路变化,使得吸烟者无法摆脱对尼古丁的依赖。因此,尼古丁依赖对人的侵蚀是慢性的、累积性的。

  今年,第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的重点议题就是“针对如何有效戒烟”和“在戒烟工作中,医生的表率作用和职业责任”。中国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和数千名心血管医师在大会特制的长城砖上签名并郑重承诺——戒烟,以身作则,从“心”做起。

  小知识:尼古丁依赖

  尼古丁依赖最核心的特点就是成瘾性。根据ATND与会专家统计,吸烟者一旦成瘾,每30-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稳定水平。当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这些表现几乎与吸毒无异。

  二手烟成公害

  近日,一封由40位医学和公共领域专家联名的专函放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及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的桌上。函中,专家们呼吁政府立即停止《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关于“显示吸烟危害的警示标识”的问题引发了大众对于二手烟危害的关注。

  二手烟既包括吸烟者吐出来的主流烟雾,也包括从纸烟、雪茄或烟斗中直接冒出来的侧流烟。它包含4000多种物质,其中包括40多种与癌症有关的有毒物质。在二手烟中,许多化合物在侧流烟中的释放率往往高于主流烟。不吸烟者每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者定为被动吸烟,又称“强迫吸烟”或“间接吸烟”。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烟雾,因而成为被动吸烟者。

  在我国,被动吸烟的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尽管他们自己不吸烟,但经常在家庭、公共场所遭受他人的二手烟。除此之外,职场、会场等,也经常成为二手烟泛滥的场所。

  小知识:戒烟双重干预

  许多烟民非常清楚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渴望戒烟,但错误的戒烟方式却令他们事倍功半,例如干戒(不采用辅助措施如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等,而突然停止吸烟)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同样的困惑也出现在戒烟药物的选择上,如今市场上的戒烟药物名目繁多,功效良莠不齐。

  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如何才能确保这些药物对现有疾病不产生刺激,及早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显得非常重要。专业医生会根据吸烟者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和心理状况采取药物和行为的双重干预,在生理及心理上给予戒烟者专业的指导。由于烟瘾对人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人或许几个月不抽烟就戒掉了,有人则要坚持一年甚至更久,所以医生还会在戒烟者摆脱尼古丁纠缠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戒烟者的随访和指导。

  注意:吸纸烟更易诱发肺癌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实习编辑:陆云云)

胡大一主任医师心脏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