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童意外烧伤后如何处理

  有关调查统计,家庭中发生的意外烧伤和烫伤比工业生产中发生的烧伤要高15倍以上,其中50%以上是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小儿发生严重烧伤或烫伤后如果治疗处置不当,常会出现严重的瘢痕,引起损伤部位的功能障碍及难以纠正的挛缩畸形。为防止意外烧伤,除在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保护和防护教育外,家长还应掌握一些早期自救的方法。为此,254医院的健康专家姚庆君主任向大家介绍几种烧伤后的自救方法——

  一、尽快给烫伤部位实施冷疗,最大限度地减轻损伤。冷疗是指用温度较低的水对烫伤部位冲洗降温,一是能减轻热力导致的继续损伤,二是能抑制血管的早期炎症反应,减轻肿胀与疼痛,减少因肿胀而引起的继发性缺血缺氧性损害。有自来水的地方可直接用自来水进行冷疗,对无自来水的地方或不方便冷疗的部位,如头、面部等,可采用湿毛巾冷敷或用水盆间断性地浸泡等方法进行冷疗,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目的是降低烫伤区局部的温度。对于烫伤面积比较大的小儿,可一边对重要部位进行冷疗,一边向医院转移,以免因冷疗带来休克,危及患儿的生命。

  二、保护创面的完整性,使创面损伤不要加深。烫伤发生后表皮组织已坏死,但这层坏死的组织在损伤早期对深部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不要因惊慌失措及搬动引起表皮剥脱。冲洗去掉创面的污染后,可简单用衣物或布单加以保护。

  三、不要相信土方、偏方,不要到没有医疗资质的机构进行治疗,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综合处理,避免创面的进一步损伤,促进创面愈合,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与外形。对于早期未能及时到专业医院治疗、且已出现伤口不愈或感染的患者,更应尽早前往正规医院,针对全身及局部进行处理,需要手术治疗的必需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以预防严重瘢痕增生及引起畸形的发生。对于瘢痕已愈合的小儿烧伤者,也需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因瘢痕挛缩、皮肤相对缺损,在小儿生长过程中导致骨、神经、肌腱畸形生长,失去修复的最佳时机。

  儿童意外烧伤后如何处理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实习编辑:陆云云)

2009-07-05 08:02:00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刘修恒
精选
刘修恒主任医师泌尿外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去咨询
泌尿系结石、瑞梦热蒸气消融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治疗,前列腺炎治疗。同时运用雷诺瓦(Renova)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系统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及想要提升性能力患者;同时运用玻尿酸注射增粗增大,玻尿酸治疗早泄、延长性生活时间、提高性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另外:运用心理疗法、行为训练、特定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阳痿)、性欲低下等
张红歌
精选
张红歌主治医师妇科
邓州市人民医院
去咨询
处女膜修复,小阴唇手术,阴道紧缩,激光紧缩,G点注射,私密漂红
田斌群
精选
田斌群主任医师泌尿外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去咨询
运用雷诺瓦(Renova)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系统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及想要提升性能力患者;同时运用玻尿酸注射增粗增大,玻尿酸治疗早泄、延长性生活时间、提高性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心理疗法、行为训练、特定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阳痿)、性欲低下等长期致力于男性私密整形术,阴茎假体(支撑体)植入手术、隐匿性阴茎短小整复延长、包皮手术,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微创腹腔镜手术,如肾肿瘤,肾上腺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等微创手术治疗等。
查看更多外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先天性心脏病会遗传给胎儿吗
先天性心脏病有可能遗传给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遗传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多个基因的微小突变或变异相互作用,增加了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例如,NKX2-5、GATA4等,若发生突变,会干扰心脏正常发育过程,导致心脏结构异常。而且,染色体异常也是引发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遗传因素。像唐氏综合征,因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约50%的患儿会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此外,单基因遗传病也可能导致先天性心脏病,不过相对较为少见,这类疾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遵循特定的遗传规律,如马方综合征,可遗传给后代并伴有心血管系统病变,其中主动脉瘤是常见表现之一。若家族中已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胎儿遗传该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父母一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发病概率约为2%-10%;若父母双方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患病风险可高达20%-30%。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遗传风险也存在差异,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遗传风险相对较高。同时,遗传风险还受环境因素影响,孕期母亲接触致畸物质,如药物(如沙利度胺)、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辐射等,会进一步提高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即便遗传因素未改变,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疾病发生。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的夫妻,备孕前应进行遗传咨询,评估胎儿患病风险。孕期要严格遵医嘱产检,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早期筛查胎儿心脏发育情况。若确诊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孕期预防措施避免感染:孕期要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病毒感染。尤其是孕早期,胎儿心脏发育关键时期,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易导致胎儿心脏畸形。若不慎感染,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切勿自行服药。合理用药:孕期用药需谨慎,任何药物都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若因身体疾病需要用药,务必告知医生自己怀孕情况,由医生权衡利弊后选择安全药物。避免使用已知的致畸药物,如抗癫痫药、某些抗生素等,降低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风险。远离有害物质:避免接触辐射源,如X射线、CT等。同时,减少接触化学毒物,如甲醛、苯等,这些物质常见于装修材料、有机溶剂中。若工作环境存在此类物质,应及时调整岗位或加强防护措施,防止有害物质影响胎儿心脏发育。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好吗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能否治好不能一概而论,部分简单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干预实现临床治愈,而一些复杂严重的病例治疗难度较大,难以完全治愈。部分简单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治好,比如房间隔缺损,这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患儿合适的年龄阶段,医生可通过介入封堵术进行治疗。这种手术借助心导管,将封堵器送至缺损部位,阻断异常分流,修复心脏结构。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操作精准度高,对患儿身体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经过治疗,患儿心脏功能基本能恢复正常,生活质量不受影响。此外,动脉导管未闭同样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如遵医嘱使用吲哚美辛,可促进动脉导管闭合,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但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难以彻底治愈。这类心脏病往往涉及多个心脏结构的异常,如法洛四联症,不仅存在室间隔缺损,还伴有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多种畸形相互影响,使得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极为复杂。即便通过外科手术对心脏结构进行重建,由于心脏长期处于异常的血流状态,心肌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心脏功能很难恢复到完全正常的水平。此外,像单心室这类更为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仅有一个具有功能的心室,无法通过常规手术恢复正常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只能通过分期手术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难以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如果产检发现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及家属不要过度焦虑,应及时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咨询儿科心血管专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孕期要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胎儿心脏发育情况。胎儿出生后,根据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胎儿室间隔缺损是心脏病吗
胎儿室间隔缺损通常属于心脏病的一种。正常室间隔分隔左右心室,缺损时左室富氧血流入右室,增加右室负担,可致肺动脉高压等。其严重程度和表现与缺损大小、位置有关,小缺损可能无症状,大缺损会致心悸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孕妇及家属应积极面对,与医生沟通,做好准备。室间隔是心脏中分隔左右心室的重要结构,正常情况下,它能够有效阻止左右心室之间的血液直接交流,保证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然而,当室间隔出现缺损时,左心室富含氧气的血液会通过缺损处流入右心室,这不仅增加了右心室的负担,还可能导致肺部血液过多,引发肺动脉高压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改变可能进一步影响胎儿的心脏功能和全身健康。此外,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小型缺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缺损可能会逐渐增大,症状也会逐渐显现。大型缺损则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心悸、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生长迟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胎儿室间隔缺损无疑是一种心脏病。针对胎儿室间隔缺损,建议孕妇及家属保持积极的心态,与专业医生密切沟通,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同时,孕妇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营养状态,为胎儿的健康发育创造有利条件。对于需要产后手术的患儿,家属应提前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和风险,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怎么治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产前诊断与监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四个方面,旨在通过综合手段改善胎儿的心脏功能,提高出生后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心脏或大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心脏疾病。这种疾病在出生时即可存在,对患儿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1、产前诊断与监测:通过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技术,在胎儿期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早期诊断和评估。这有助于了解胎儿心脏的具体异常情况和严重程度,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定期监测胎儿心脏发育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确保胎儿在宫内的安全。对于严重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提前终止妊娠或进行宫内干预,以减轻对母体和胎儿的双重风险。2、药物治疗:针对胎儿心脏功能异常,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干预。例如,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药物,可以减轻胎儿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使用强心药物如地高辛等,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泵血功能。然而,药物治疗需在严格监测下进行,以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3、手术治疗:对于复杂或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出生后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心脏修补术、血管重建术等,旨在纠正心脏结构的异常,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手术时机和方案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制定。手术后,患儿需接受密切的监护和护理,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介入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可采用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将特殊的装置输送到心脏病变部位进行修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然而,介入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针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建议家长应严格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工作,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发现率,为患儿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和机会。对于已经确诊的患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定期随访和复查,确保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