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概述
四肢血管损伤的危险性在于大出血和肢体缺血坏死或功能丧失,严重者威胁病人生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降低死亡率和截肢率,可减少肢体因缺血引起的功能障碍。四肢血管损伤近年来有增加趋势,约占创伤总数3%。常见原因有交通意外,枪弹利器,工业事故和医源性损伤等,可同时合并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损伤。血管损伤可分为完全断裂,部分撕裂,血管挫伤,血管受压,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前二项为开放伤,后四项为闭合伤。
临床表现
1.出血:开放性血管伤可引起外出血,喷射状鲜红血液为动脉出血,出血量大可引起休克;外溢状暗红色血为静脉出血;广泛性渗血为毛细血管出血。
2.休克:大血管损伤可因大量失血而休克,闭合性血管伤大量血液流入组织间隙引起肿胀瘀血或流入胸腔,腹腔或盆腔引起内出血。
3.肢痛:动脉损伤引起肢体急性缺血,组织缺氧,出现剧痛,缺血1-2小时后,肢体感觉麻木或消失,缺血4小时后肌肉麻痹,失去收缩功能。
4.动脉损伤肢体远端搏动消失,皮肤苍白,皮温下降,肢体萎陷;静脉损伤则远端发绀或紫斑,皮温降低,严重肿胀。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实习编辑:陆云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胸心血管外科
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普外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