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外科疾病 > 外伤科

小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操作

举报/反馈
2009-05-24 08:02:0039健康网社区

  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有可能遇到某些意外伤害。作为家长,该如何处理才能尽减轻伤害并有助于医生的救治呢?

  1.气管异物 多见于1~2岁的幼儿。由于发育的不完善,此阶段的幼儿虽

  可自如地咀嚼、吞咽食物,但咽反射弱,也就是一旦异物呛入,无法通过强的咳嗽反应咳出异物,导致异物吸入气管。孩子会出现呼吸困难,常伴有异样咳嗽。此时家长切不可惊慌,应立即将孩子上半身前倾,防止异物进一步深入,用力拍其肩胛区,或自孩子后方将手置于其腹部,双手交叉,一下一下地向孩子的上腹部施加压力。这两种方法是通过突然增加胸内压促使异物排出,实施急救的同时,赶往医院。

  2.误服 常见的的原因一般有两种:家长粗心大意或忙碌中拿错了药;幼儿被家中存放药物的颜鲜艳的糖衣吸引而误服。

  在孩子神志清醒且愿意配合的情况下,先作初步处理。即用手指刺激咽部,使药物被呕吐出来。若孩子已神志不清或不愿配合,则立即到医院,不要忘记带上药物外包装或说明书,并大致估算服药量,以便医生对孩子的病情有准确的估计并有针对地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误服了强酸、强碱(盐酸、氢氧化钠等),不可催吐。另外,如果孩子误喝的是碘酒 ,应立即给孩子喝米汤、面糊等面粉类流食,以防止人体对碘的吸收;若错喝的是癣药水、止痒药水、驱蚊药水,就要让小孩尽量地多喝浓茶水,因茶叶中含有鞣酸,具有一定的沉淀及解毒作用。

  3.外伤 对于划伤,磕碰伤,家长都比较有经验,这里只介绍头部碰撞后,应观察孩子哪些情况。有些颅内出血或脑水肿病例是在头部碰撞后几小时,甚至1~2天才有明显表现的,家长不要因碰撞后马上到医院就诊未发现问题而掉以轻心,需要家长仔细观察48小时。不要让孩子做剧烈运动。一般夜间要叫醒他两次,分别在半夜十二点及凌晨四点。将孩子唤醒到他能清醒地讲话、走路的程度,注意他两侧瞳孔是否大小一致,但合作度低的孩童不易观察。可以睡在孩童的旁边,以便观察其呼吸及睡眠情况。若有任何异样,则将他叫醒以确知是否有昏迷的情况发生。另外,在发生头部外伤的六小时内,避免进食,顶多饮用开水。六小时之后若仍有恶心、呕吐症状时,亦应避免进食。当大一些的孩子自诉头晕、头痛,疲倦,没精神,而幼儿表现为嗜睡或异常烦躁、哭闹,安慰不起作用,拒食,呕吐时,立即就诊。

  4.热力烧伤 5岁以下小儿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脚、跑来跑去,易发生热水烫伤事故。烫伤不严重(指烫伤表皮发红但并未起泡的1度烫伤),一般可在家中先做处理。烫伤后愈早用冷水浸泡,效果愈佳;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用冷水浸泡时间一般应持续半个小时以上。这样经及时散热可减轻疼痛或烫伤程度。然后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烫伤部位出现红肿、水泡,家长要用干净衣物覆盖好创面,不要弄破水泡,赶往医院治疗。对于严重的烫伤,特别是头面、颈部,因随时会引起孩子休克,应尽快送医院救治。也有孩子玩火引起衣裤着火。发现后立即脱去孩子的衣裤,或用大衣、棉被等扑灭,用水浇灭,切不可抱着孩子奔跑、呼喊,也不要用双手扑打,以免引起孩子头部、呼吸道及双手烧伤。灭火后,保护好创面,迅速到医院就诊。

  意外伤害还有不少这里没有提到,比如中暑煤气中毒电击伤等等,作为医生,希望家长们多一些急救知识,但更为重要的是预防意外的发生。

  小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操作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实习编辑:陆云云)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