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外科疾病 > 心胸外科

什么是心血管中“炸弹”

举报/反馈
2008-11-04 08:55:0039健康网社区

  急性心血管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在人类的死亡原因中一直名列前茅,全世界每年约有2000万人死于此类事件,而且大部分人没有明显的先兆。

  有研究表明,约70%的急性心血管事件由易损斑块引起。也因此,根除心脏病事件协会(AEHA)甚至提出了“攻克易损斑块,根除心脏事件”的奋斗目标。

  那么,什么是易损斑块,它为什么会造成急性心血管事件,我们该如何应对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吕树铮教授进行了介绍。

  易损斑块会引发急性血栓

  “所谓易损斑块,就是容易破溃、诱发血栓的斑块。”吕树铮教授介绍,当血液中的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面,就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它包括脂质核心、纤维帽(隔开脂质核心与血管腔)、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等。与普通斑块相比,易损斑块有着较大的脂质核心、薄的纤维帽和较多的炎症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因此也更容易破损。

  “普通的、稳定的斑块出现在冠状动脉中,可以引起动脉狭窄,供血不足,导致稳定心绞痛。”而易损斑块则更像一枚定时炸弹,它虽然引起的狭窄较轻,但很可能突然破裂,激活多种凝血机制,导致血栓形成,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而且,易损斑块可能出现在全身,比如出现在脑和外周血管中,并导致脑血栓和外周动脉血栓。”

  检测手段有待改进

  “正因为易损斑块的危害很大,对它的检测与识别就显得十分重要。”吕树铮教授表示,虽然目前有不少检测心血管系统的方法,但它们对易损斑块的识别都有不足之处,还需要改善。

  例如,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显示血管腔内的情况,但不能显示血管壁的异常;冠状动脉内超声既能观察管腔,也能观察管壁,但其分辨率有限,不足以清楚地辨识易损斑块;CT检验对斑块的钙化部分十分敏感,信号较强,不过容易将附近的易损斑块信号遮盖住。

  控制危险因素,预防易损斑块

  “如果已经出现了易损斑块,有两种方法应对。”

  第一,通过介入治疗在病变部位扩张血管,这样斑块即使破裂也不易阻塞血流。“通常,如果动脉某处狭窄程度超过70%,会引起心脏缺血,我们会在该处放入支架,预防心绞痛,这可以称之为预防性应用支架。”但有数据表明,约95%的斑块破裂发生在狭窄小于70%的冠状动脉。因此,对易损斑块,不能把狭窄超过70%作为介入治疗的标准;判断一个狭窄小于70%的斑块是否为易损斑块,就成了有效利用支架预防的关键。然而正如前面所说,目前针对易损斑块的识别还有待改善,因此支架的预防性应用也受到了一些限制。

  第二,药物干预。“他汀类药物可以降血脂、减少炎症、促进斑块稳定并减小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使斑块进展速度平均降低超过了30%。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则可以抑制血栓形成。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抗炎、降血压,也是比较有效的药物。

  同时,吕主任也强调,一定要重视预防。“平衡饮食,坚持锻炼,控制高血糖、高血脂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就可以远离易损斑块。”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实习编辑:古茜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