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外科疾病 > 心胸外科

癌症的心理疗法介绍

举报/反馈
2010-08-30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有些癌症、白血病患者一旦被确诊,便认为:“一切都完了”,精神防线崩溃了,消极等待死神的降临。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这样的患者思想上不再有生存信念,常常过早地死去。

  就目前来说,癌症患者的命运绝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悲观。本世纪60年代被认为不治之症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现在90%可缓解,50%可治愈。恶性淋巴瘤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宫颈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只要早期发现,治愈率也可达90%以上。

  紧张情绪是使白血病复发的因素之一。绝望、孤僻的情感肯定会损害一个人的康复;经常抑制感情使之不外露,体内的紧张情绪就会不断积聚,造成一种长期的精神负担;如果学会放松自己的感情,经常与亲友或医生护士交谈,解除自己的紧张情绪,就能减轻这种负担,减少紧张造成的危险性。心理因素可通过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癌的发生发展和消灭,因而白血病患者要尽量舒缓精神压力,调节机体的自身免疫能力。

  精神疗法的机理

  现代医学、心理学专家们发现,希望、信心属于一种很有效力的心理素质,它能使人产生开朗、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增强大脑皮质的功能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而通过植物神经的递质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中介分泌皮质激素和脑啡肽类物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并能充分调动机体的巨大活力,通过调整、代替、补偿,使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功能恢复正常,各器官间功能重新趋于协调。

  癌症患者,只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并抱有必胜的信心,就能够动员自己体内足够的力量来抵抗癌,身体本身就可能征服癌症。因此癌症患者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也能在他的生活中发挥出最大的能力,直至最终能战胜癌症,获得新的生命。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人体的痊愈系统与其信念系统是密切相关的,免疫系统在抵抗癌症的侵袭和扩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揭示,越是有坚强信念的人,就越能够有效地调动那些具有抗癌作用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即NK细胞)的抗癌活性,并能激活那些平时处于“休止”状态的细胞恢复活力,这就大大有利于遏制和杀死癌细胞。并且,有这样的共识:生存的希望,以及信念、意志和毅力,是战胜癌症不可忽视的重大力量,它将辅佐其他疗法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一)生活意义疗法

  本世纪80年代,日本肿瘤专家在治疗晚期癌症中创立了一种心身治疗方法——“生活意义疗法”。该疗法的出发点是,对肿瘤病变不仅要从生理学的角度,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治疗。该疗法让癌症患者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同不安和恐惧进行斗争,使之心理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目前,“生活意义疗法”已在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得以推广,是值得推荐的精神心理疗法。

  生活意义疗法包括几个方面的指导措施:

  1、生活要有目标,活一天就要愉快地生活一天,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工作、家庭或个人兴趣和对社会做点贡献等方面。

  2、要有正确的生死观。从科学角度探讨死亡,人有生有死,把它视为自然现象,要把这些问题置之度外,心情就会放松。这样,就可以无忧无虑地与病魔作斗争。

  3、要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同不安和恐惧进行斗争,积极参加一些有益心身的活动,如讲笑话、听音乐、看电视、玩游戏、登山和交朋友等。

  (二)信心疗法

  当患者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不足为怪的。

  美国医学家给患者开出了一张癌症康复三大信念的奇效良方:即,相信癌症是一种疾病,不一定会致命;相信抗癌的治疗是支援体内防御的盟友; 抗癌的根本要立足于信心。

  科学研究证明,每个人的机体内部都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潜能。这种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后,它将使人得到意外的收获,甚至会出现奇迹,而信心就可激发这种潜能。

  我国著名的抗癌明星——高文彬,是原海军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76年6月的一个早晨,突然感到右肋岔气似的疼痛,到医院检查,病理检查报告:腺癌。1976年8月31日,因晚期肺癌入院手术。医生开胸一看,纵隔及肺门淋巴广泛转移,无法切除癌瘤,只好又缝合。医生预言他仅能再活半年左右。

  面对死神的威逼,他丝毫没退却,而是怀着坚定乐观的信念与病魔斗争,那时他55岁。除了放疗、化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外,他长年坚持体育锻炼,无论寒冬酷暑,雨雪风霜,从未中断过。高文彬自信、顽强地走着这条漫长的路。18年过去了,他不仅健康地活在人世,而且写出了《癌症康复者谈抗癌》一书,在众多患者中间流传,使他们增添了战胜癌症的勇气和力量,此书得到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高度评价。

  (三)交际疗法

  癌症患者往往容易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时患者如果缺乏人际间的交往,常常处于一种孤独寂寞的状态,就会使上述种种不良情绪无从得到良性渲泄,也无法获得他人的关心和劝导,由此,将会导致加重病情的严重后果。

  所以,癌症患者得病后,一定不要与世隔绝,要积极地参加社会交往,特别是要注意建立新的社交圈子,增强与癌症病友之间的联系,用集体的力量(也可称之为“群体心理疗法”的作用)来建立自己的精神支柱。

  在上海,有一个由几百名癌症患者组成的“癌友俱乐部”;在北京玉渊潭公园的八一湖畔,也有一个抗癌乐园;在南京,有一个“手挽手,走进生命绿洲”的癌友康复协会,这些都是群体心理疗法的好形式,他们有个共同的约定,或聚会,或交流,开展各种抗癌活动,举办药疗、食疗等康复咨询讲座及文体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有肿瘤专家讲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患者谈自己的体会,还有癌症康复者介绍他们的经验。交流时常常是边谈边说话,边讲边议论,有问有答,气氛热烈,使参与者受益匪浅。

(实习编辑:邝丽琼)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