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简介:
一、治疗目标
①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②预防或延缓骨相关事件。
二、治疗手段
① 全身性抗肿瘤治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等);
②手术治疗;
③放射治疗(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内照射治疗);
④镇痛治疗;
⑤双膦酸盐治疗。
(1)化学治疗
全身化学治疗在治疗肺部原发病灶的同时亦能起到控制骨转移的发展、缓解疼痛的作用,因此不仅可以止痛,而且可以杀灭癌细胞,控制其生长。尤其是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效果较为显著。有些病例在复查x线片时发现骨转移灶消失,新的骨皮质形成。由于肺癌病例在出现骨转移时,体内其他脏器可能亦存在潜在的微转移灶,因此全身联合化学治疗在治疗骨转移灶的同时对其他可能存在的潜在转移灶亦有治疗作用。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薛兴阳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分为60钴照射、深部x线机及直线加速器等几种方法。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约50%的病人在放射治疗后,疼痛可完全缓解,约75%的病人疼痛可显著减轻。
(3)放射性核素治疗
对于全身多发性骨转移的病人不宜进行放射治疗,这时可采取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能够减少骨转移引起的骨质破坏、溶解,并可消除或减轻由于骨转移所致的剧烈疼痛,同时抑制骨转移灶的发展。但因它也可造成骨髓抑制反应,原则上不和化学治疗同用,并须定期观察白细胞变化。
(4)药物治疗
如骨磷、博宁、阿可达等磷酸性药物,尚有密钙息及麻醉性止痛药等。前四类药物可以对抗转移性骨肿瘤的溶骨作用,降低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危险性。麻醉性止痛药如盐酸吗啡、硫酸吗啡、二氢埃托菲片等可明显缓解骨转移所致的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三、肺癌骨转移中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应用
1.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引起的SRE
①唑来膦酸可有效预防或延缓肺癌骨转移(包括溶骨和成骨)引起的骨骼并发症;
②治疗肺癌骨转移引起的骨骼并发症,推荐静脉注射唑来膦酸4 mg(15分钟),每3~4周重复1次。
2. 治疗肺癌骨转移所致的疼痛
①对由肺癌骨转移所致的骨痛,建议使用双膦酸盐,也可以和止痛药、化疗、放疗联用;
②同时也应强调,双膦酸盐不能取代现有标准的骨转移疼痛治疗。
(实习编辑:邝丽琼)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成都血管病医院 静脉曲张
副主任医师
成都血管病医院 血管外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皮肤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平市铁东区北门街桃源路6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沈阳市大东区文官街94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陕西省西乡县汉白路00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陕西省华阴市玉泉路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响水县灌河中路94号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文林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