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15%,大约98%的小细胞肺癌与吸烟有关。其他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咳嗽、呼吸困难、体重减轻和衰弱,伴随或不伴随阻塞性肺炎,这些症状常因肺门处较大肿块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引起。肿瘤引起的神经和内分泌副癌综合征有兰-伊综合征、癌相关的脑脊髓炎和感觉神经病变,以及库欣综合征和低钠血症。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周希山
预后因素
体质差、广泛期、体重下降、多部位肿瘤侵犯和瘤体过大等都是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在局限期,女性、70岁以下、Ⅰ期、LDH正常等预后较好;在广泛期,LDH正常、单个转移灶者预后好,累及器官的数量与预后负相关,肝转移的预后更差。出现内分泌副癌综合症者预后多较差。
检查方法
体格检查、胸部X线片、胸腹部CT、头颅MRI、骨扫描。必要时PET扫描。约30%碱性磷酸酶水平正常或无症状患者,骨扫描呈阳性;约10%~15%新就诊患者头颅CT或MRI扫描发现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其中30%患者并无症状。由于小细胞肿瘤生长迅速,大多数患者在8周内出现典型症状,以后病情发展明显加快,不要在检查和分期上花费太多时间而延误治疗。
化疗和放疗是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局限期患者,推荐同步化放疗,以铂类/足叶乙甙为基础的方案化疗4个周期,胸部放疗应于第1或第2个周期开始,放疗剂量为每天1.8Gy或更高(总剂量为45Gy)。经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或明显缩小者,推荐给予PCI。部分局限期患者经规范的化放疗可得以治愈。只有2%~5%的较早期肿瘤适合手术切除,但术后仍要化疗、化放疗。
几乎所有小细胞肺癌最终会发展到广泛期,对于广泛期患者,推荐进行标准联合方案的足量化疗。肿瘤复发者可做姑息性放疗或姑息性化疗,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也有用激光治疗、内放疗或放置支架等缓解症状。
继续抽烟会增加毒性且生存期较短,所以要鼓励患者戒烟。治疗结束后的第1~3年,推荐每2~3月进行一次随访,做体检和胸部及有症状部位的影像学检查。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
化疗是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局限期同步化放疗,即使手术完全切除也应在术后给予足量的辅助化疗。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展到广泛期,联合化疗就成为其最基本的治疗方式。
局限期化疗方案为“顺铂+依托泊甙,卡铂+依托泊甙”,化疗合并放疗或联合化疗对局限期的总有效率达70~90%,其中50~70%达完全缓解;广泛期化疗方案有“顺铂+依托泊甙,卡铂+依托泊甙,顺铂+伊立替康”,总有效率为60~70%,其中8~30%达完全缓解,中位缓解期约6~8个月。
复发后可选药物有:异环磷酰胺、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伊立替康、长春瑞滨等。化疗对75%~90%的局限期患者有效,约50%的肿瘤完全消失。
化疗的常见副作用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脱发、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等,但经相应处理都能得以控制并逐渐恢复正常。不要因为这些暂时的副作用而轻易放弃化疗,合理的化疗的利远大于弊。
放射治疗
胸部放疗:局限期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胸部放疗可使的局部控制率提高25%~30%,2年生存率约提高5%~7%。早期放疗比推迟放疗者的生存期更长,胸部同步化放疗优于序贯化放疗。早期加入放疗不仅提高局部和全身的
疾病控制率,还可延长生存期。
预防性头颅照射(PCI):小细胞肺癌病人生存2年者,脑转移发生率为80%,所以小细胞肺癌肺部病灶控制满意后可行脑部预防性放疗,防止脑转移。PCI 可预防部分患者脑转移的发生。目前国际权威机构建议:局限期或广泛期经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或残余瘤体不足10%者,都应该进行全脑预防性照射(并发症多、一般状况差或精神心理不健全者不推荐)。照射的推荐剂量为24Gy(分8次)至36Gy(分18次),建议低剂量分割放疗(1.8~2Gy/次)。头颅照射不应与全身化疗同时进行,以免加重神经毒性。
(实习编辑:邝丽琼)
主任医师
成都血管病医院 静脉曲张
主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河北省容城县南环路南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西院区: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幸福路161号;东院区:江苏省新浦海连东路41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乐山市市中区新村街45号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人民路76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中兴北路186号中大惠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