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药物夺走你的听力 程 进 资料表明,后天聋哑人中医药物致聋的约占35.4%,全国每年因药物致聋的达数万人。迄今耳聋性药物有近百种。
主要分为六大类: 抗生素类 目前已经证实具有耳毒性的药物主要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托布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托普霉素、洁霉素、红霉素。据有关资料统计,抗生素致聋者占药物性耳聋的68.6%。
抗肿瘤药物主要有顺铂、卡铂、长春新碱、氮芥、博莱霉素。顺铂首先损伤毛细胞,引起双侧进行性神经性耳聋。这些药物引起的耳聋是不可逆的。
利尿药主要有利尿酸、速尿。其引起的听力损失多是双侧对称性,常伴有耳鸣,如能在给药24小时停药,耳聋是可逆的。如患者肾功能不好,用药时间长或与其它耳毒性药物合用,可引起永久性听力损失。
抗疟药物奎宁、氯奎奎宁引起的耳聋和耳鸣,多为一过性,如及时停药,可恢复正常。如不及时停药,可引起永久性听力损失。
水杨酸类药阿司匹林是引起耳鸣最常见的药物,同时可引起40分贝的双侧对称听力损失,多是可逆的。但也可遗留严重耳鸣和永久性听力损失。
局部使用的药物溶媒类丙三酵具有耳毒性,可使毛细胞受损,还可引起中耳炎症。具有耳毒性的防腐剂有酒精、甲酚盐、洁尔灭、氯碘奎林、醋酸洗必泰等。
此外,灰黄霉素、安替比林、阿托品、咖啡因、利眠灵、麦角、吗啡、普鲁卡因、士的宁等也有耳毒性。 为了避免或减少药物中毒性耳聋的发生,我们在用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躲避性原则 在可以用其它药物治疗时,尽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类药物,采取“躲避”选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