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后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感染风险增加、血细胞计数异常、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影响。

1.营养不良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具有清除衰老和损坏红细胞、储存铁质等功能。脾切除后这些功能丧失或减弱,导致机体无法有效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可能导致体重减轻、乏力、皮肤苍白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贫血等并发症。
2.感染风险增加
脾脏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以过滤血液中的病原体并帮助身体对抗感染。脾切除术后,失去这种防御机制可能使患者更容易受到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侵袭。可能出现反复发作性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需要长期服用抗生素预防。
3.血细胞计数异常
脾脏参与造血过程,还负责清除老化和受损的红细胞。脾切除后这些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数量异常。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以评估病情变化。
4.凝血功能障碍
脾脏能够产生一种叫做纤维蛋白原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对于血液凝固至关重要。脾切除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可能短暂上升,然后逐渐降低,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手术部位或其他创伤性操作后可能出血不止,需要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进行治疗。
5.免疫功能下降
脾脏是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定居的地方,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强大的免疫防线来抵御外来入侵者。脾切除后,这些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会下降,使得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削弱。易发生感染性疾病,需要提高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清洁度。
脾脏在人体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确保其功能正常对于维持整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有任何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