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胃溃疡病人的饮食应如何安排

  患胃溃疡时,食物的性质可以影响疼痛的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进食的量也与疼痛的发生有关。大量进食可导致胃部扩张,牵涉溃疡部位而引起疼痛;粗糙的、固体的、油炸及油煎的食物同样可引起疼痛。所以,胃溃疡病人的饮食原则应为: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多加咀嚼,避免急食。咀嚼可以增加唾液分泌,而唾液又有中和胃酸的作用。

  (2)有规律的定时进餐十分重要。正常的1日3餐是适合一般病人的,但在发作的急性期内,每日进餐5—6次,可使胃酸的浓度减小。一俟症状得到控制,宜较快改为正常的一日3餐。

  (3)饮食要注意营养,无需规定特殊食谱。小麦、玉米、杂粮等对胃粘膜有营养作用,应鼓励病人食用。面片、玉米粥、豆浆、蛋类、肉类、菠菜、小白菜、油莱等食物容易消化,且中和胃酸的能力强,对胃粘膜没有机械性刺激,宜于食用。

  (4)餐间避免零食,以防止胃不断受到刺激而增加胃酸的分泌和胃的蠕动。

  (5)为了使胃酸降低,国外在溃疡病活动期习惯于每l小时应用牛奶或奶油1次。据认为牛奶中富含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有明显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对胃粘膜又有保护作用,所以应鼓励病人多食牛奶。

  (6)有些食物对胃粘膜有物理的(如热茶)、化学的(如泡菜)损伤作用,故胃溃疡病人应禁食油煎、油炸食品、辣椒、芥末、醋、浓茶、浓咖啡、肉汤、酒类及过热、过甜的食品。

  (7)饮食不宜过饱,以免胃窦部扩张,使胃泌素分泌增加,胃酸分泌增加。

2007-08-18 16:09:00浏览10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气逆病变常见吗
气逆病变在情绪不健康状态下较为常见,但在情绪健康人群中,其并非常见的病变类型。 在特定情况下,气逆病变较为常见。比如,情绪波动较大、易怒的人群,容易出现肝气上逆,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状。生活节奏快,人们面临各种压力,情绪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这类人群中,气逆病变有一定的发生率,较为常见。 但在大多数情绪健康个体中,人体的气机运行相对平稳,不会发生气逆的情况。气逆病变不是最常见的中医病理状态。与其他常见的病理状态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相比,气逆病变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日常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情绪稳定、饮食规律的人群,气逆病变发生的概率较低。 如果患者情绪经常处于抑郁状态,则容易引起肝气郁滞,从而出现气逆的情况发生。因此,建议此类患者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若患者未做好腹部和胸部的防寒保暖措施,可能会因寒冷空气的刺激而导致体内阳气受损,进而诱发气逆的症状。所以这类人群在冬季外出时应注意佩戴口罩和帽子,并适当增添衣物以防止受凉。气逆者多会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此时应尽量避免进行剧烈活动,如快速跑跳、打篮球等活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还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8小时充足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若通过上述方式仍无法有效改善,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