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胃不舒服可以用绿梅花食疗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历来被视为不畏强暴、强于抗争和坚贞高洁的象征,古人常把松、梅、竹配成“岁寒三友”。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亦咏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里要介绍的绿梅花,就是一种集观赏、药用、食疗为一体的佳品,是梅花品系中的佼佼者。

  绿梅花的药用价值

  源于《本草纲目》,在《本草纲目拾遗》:“《百花镜》:‘开胃散邪,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饮片新参》:“平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本草原始》记载:“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绿梅花,又名绿萼梅、白梅花,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主产江苏、浙江等地,现在四川、湖北、江西等多地均有。花冠红色者,称为红梅花,形态与白梅花相似,但较白梅花稍大,花冠淡红色,重瓣,萼红褐色。药用以白梅花为主,红梅花则较少使用。花蕾含挥发油,主要为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具有一定的健胃作用;同时对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为药食佳品。中医理论认为,绿梅花气清香,味酸涩,性平,具有疏肝、和胃、化痰、解毒的功效,主治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疮毒以及精神抑郁等。

  绿萼梅性平,古今医家多谓其“理气而不伤阴”。但阴虚重症见舌红无苔、少津、口干喜冷饮等仍不宜长期饮用,久用理气之味,必将伤阴耗气。

  绿梅花的食用方法

  1.绿梅冰糖茶

  绿萼梅5克,冰糖适量。用沸水冲泡绿萼梅、冰糖,代茶饮。具有疏肝和胃、通经活络、理气化痰功效,可用于梅核气所致咽中梗梗不舒,及易发火、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者等。

  2.绿梅茶

  绿萼梅10克,绿茶4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具有理气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证,证见两胁胀痛,胃脘胀痛,郁闷不舒,食纳减少等。

  3.郁梅瘦肉汤

  广郁金10g,绿梅花5g,瘦猪肉200g,葱、、油、盐、水适量煮汤。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功效,适用于肝胃不和所引起的胃痛、嗳气、泛酸等症。

  4.梅花粥

  绿梅花 5克,粳米80克,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绿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吃三五天。绿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

  5.梅花蛋

  鸡蛋开一孔,入绿萼梅花将开者七朵,封口,饭上蒸热,去梅花食蛋,每日一枚,服七日,具有消壅散结作用,用治瘰疬(淋巴结结核)。

(实习编辑:郭婷婷)

2009-09-15 05:16:00浏览1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