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巧“辩”胆病和胃病?

  同为消化系统疾病,胃病和胆病的部分症状很像,如饭后发病、恶心、呕吐等,所以很多人会将这两类疾病混淆。晚报电话医生、苏大附一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管洪庚提醒,目前最实用的检查方法是做B超后再做胃镜,B超是发现或排除胆病的常用手段,而胃镜能对胃的情况做出准确判断。

  问题点击

  读者:一年前我因上腹部不适去就诊,查B超发现了胆囊炎、结石,后来做了胆囊切除手术,但手术后,上腹部的不适感仍然没有缓解,到医院反复检查,医生考虑是"胃病",还建议做胃镜检查,请问,是否有必要做这个检查?

  管洪庚:应该采取医生的建议,做胃镜检查。“胆病”与“胃病”是最常见的两类疾病,具有较大的发病人群,在症状和表现上有些相同之处,首先它们疼痛和不适的部位都在上腹部;其次它们都是消化系统疾病,都有共同的消化道症状如饭后发病、恶心、呕吐等等,所以普通人很容易混淆,觉得上腹部痛就是胃病或胆病,自己找些药来吃。其实“胆病”与“胃病”是截然不同的。只要是稍有点经验的医生,通过其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还是可以把这两类疾病区别开来——目前最实用的方法是做B超后做胃镜。B超不仅可发现结石、结石的大小、移动与否和周围组织关系,还可以了解胆道的功能以及胆结石与胆囊息肉、肝病的区别;而胃镜能对胃的情况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读者:我老觉得上腹部隐痛不适,而且胃口不好,于是自己到药店买胃药吃,吃了几天腹痛就好了,但过了段时间,上腹部又出现不适,再吃胃药,效果没那么好,请问我该怎么办?

  管洪庚:我的建议是,做胃镜检查。近半数早期胃癌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特有,可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溃疡性胃癌服用奥克后,可以缓解症状;但反复的胃部不适,往往是某些恶性疾病的前兆,此时需胃镜检查明确是否为胃癌。如有以下症状,请尽早到医院就诊: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胃部闷胀、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或者虽然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但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和疲倦无力;另外,还用部分患者表现为泛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或黑大便等症状。特别要注意的是,40岁以上的男性(嗜烟酒者应放宽到35岁)有上腹部不适,应进行筛查。

  读者:我父亲前几天感觉身体不适,胃疼严重。去医院检查发现,胃溃疡面积比较大。医生建议我们考虑手术治疗,请问应该怎么办?

  管洪庚: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胃溃疡是指发生于贲门与幽门之间的炎性坏死性病变。机体的应激状态、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刺激、某些病原菌的感染都可引起胃溃疡病。如果年纪比较轻,首次发现胃溃疡,没有经过内科治疗的,溃疡面积比较小,可首选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定期复查胃镜。对于你父亲的情况,如果经过严格内科治疗无效,胃溃疡面积大于2cm2,病理检查提示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最好首选外科手术。

  读者:我母亲今年56岁,胃镜检查时发现患有胃癌,她对开刀有恐惧心理,我们家人在网上查阅,说胃癌可以不开刀,做腹腔镜微创手术。那么我母亲这种情况,能否做腹腔镜手术?

  管洪庚:腹腔镜胃癌切除是高难度的腹腔镜手术,但腹腔镜用于手术治疗胃癌,的确是近年来新的趋势。与传统的手术切除胃癌相比,具有痛苦小、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后肠粘连发生肠梗阻的机会小等诸多优点。手术只需要在病人腹部切一个小口并戳4~5个小洞,小洞甚至可以不用缝针拆线,病人疼痛不明显,甚至可以不用止痛药,病人手术后第2天就可以下床活动,1周左右就可以出院。另外,腹腔镜有放大作用,甚至可以更彻底清扫胃周围淋巴结。但腹腔镜是一门对医生的水平及技术要求较高的治疗方式,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对于一些病理复杂、严重粘连、解剖困难或心肺功能不全者,虽然也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但往往耗时费力,危险因素多,还是以开腹手术为宜。你母亲还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然后才能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实习编辑:李杏)

2009-08-13 05:02:00浏览8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子宫颈有点肥大是怎么了
子宫颈有点肥大通常指宫颈肥大,宫颈肥大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其病因包括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宫颈损伤、雌激素水平升高等。如确诊为宫颈肥大,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是宫颈肥大的常见原因,如细菌、病毒、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宫颈,引发炎症,炎症持续刺激宫颈组织,使其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导致宫颈肥大。其次,多次人工流产、分娩等造成宫颈损伤,在修复过程中,宫颈组织可能会出现代偿性增生,进而引起宫颈肥大。另外,女性在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宫颈组织充血、增生,也可能导致宫颈出现生理性肥大。如果宫颈肥大伴有阴道分泌物异常、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可能需要遵医嘱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等阴道栓剂,以抗炎、抗菌。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激光治疗是利用高能激光束,精准作用于宫颈病变部位,使病变组织碳化、结痂、脱落;冷冻治疗则是通过液氮等制冷剂,让宫颈组织在低温下迅速冷冻、坏死、脱落;微波治疗借助微波产生的热效应,使宫颈肥大组织凝固、变性,改善局部状况。对于宫颈肥大,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涂片、HPV检测等,以监测宫颈健康状况。此外,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减少病原体感染的机会。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妇科病是怎么了
妇科病涵盖多种情况,通常由不良卫生习惯引起,包括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等疾病因素。如果出现白带异常、月经紊乱、腹痛、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B超检查、宫颈涂片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不注意外阴清洁,尤其是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易使细菌滋生,引发妇科问题。应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和卫生用品,经期更要注重卫生。二、疾病因素:1、阴道炎:常见的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症状为白带呈豆腐渣样,伴有瘙痒,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阴道片。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表现为白带稀薄、呈黄绿色,有异味。治疗常用甲硝唑制剂,如甲硝唑栓、甲硝唑片。2、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症状包括白带增多、呈脓性,可能伴有接触性出血。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原体选择药物,如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3、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肌瘤较小时可能无症状,较大时可出现月经增多、经期延长、腹痛等症状。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肌瘤大小、症状等选择手术,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也可采用药物治疗,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此类药物有助于缩小肌瘤。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性生活卫生,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若有妇科疾病史,应积极治疗,按时复查。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片状凸起是怎么了
皮肤出现片状凸起可能由蚊虫叮咬,以及疾病因素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角化病等引起。若发现皮肤出现片状凸起且持续不消退、伴有瘙痒疼痛或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皮肤视诊、皮肤镜检查等,必要时可能需做皮肤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一、非疾病因素:蚊虫在叮咬皮肤时,会注入唾液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局部出现片状凸起,常伴有瘙痒,一般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可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二、疾病因素:1、荨麻疹:病因复杂,食物、药物、感染等都可能诱发。皮肤会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片状凸起,颜色可为红色或苍白色,伴有剧烈瘙痒。治疗需寻找并去除病因,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盐酸奥洛他定等,缓解症状。2、接触性皮炎:皮肤接触特定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出现片状凸起、水疱等。应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物质,症状轻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起到抗炎、抗过敏作用;症状严重者可能需口服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等,但均需严格遵医嘱。3、脂溢性角化病: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多与皮肤老化、日晒等有关。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略高出皮面的扁平丘疹或斑块,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瘤状,一般无需治疗。如果影响美观,可遵医嘱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利用高能量激光破坏病变组织;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做好防晒措施,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若皮肤片状凸起情况发生变化,如面积扩大、出现破溃等,及时就医复诊。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气滞血瘀有五大症状,怎么调理
气滞血瘀是中医中常见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气血在体内运行不畅,导致气滞与血瘀并存。其症状多样,包括身体疼痛、情绪改变、皮肤异常、月经异常以及舌下脉络曲张等。针对这些症状,需采取相应运动调理、饮食调理、情绪调理、药物调理等来改善。一、气滞血瘀的五大症状:身体疼痛:气滞血瘀常导致气血瘀滞于经络,引发身体各部位的疼痛,如胸痛、腹痛、头痛等,疼痛性质多为胀痛、刺痛,且位置相对固定。情绪改变:气滞血瘀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情绪不稳定,出现烦躁、易怒、抑郁等情绪改变。皮肤异常: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可出现面色晦暗、皮肤粗糙、干燥,甚至出现瘀斑、青紫等现象。月经异常:女性患者常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经血有血块等,这是胞宫气血瘀滞的直接体现。舌下脉络曲张:舌下脉络颜色发紫、曲张增粗,是气滞血瘀的典型体征之一。二、气滞血瘀的调理措施:运动调理: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的流通。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一段时间,有助于缓解气滞血瘀引起的身体疼痛和不适。饮食调理: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山楂、桃仁、红花、当归等,可以将它们煮汤或泡茶饮用。同时,保持饮食的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有助于改善皮肤异常和月经异常等症状。情绪调理:情绪的稳定对于气滞血瘀的调理至关重要。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调节情绪。必要时,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药物调理:在中医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作用的中药来调理气滞血瘀。如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可以疏通经络,缓解疼痛;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可以疏肝理气,调节情绪。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确定。通过综合性的调理措施,可以促进气血的畅通,缓解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症状。同时,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以维护身体健康。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