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不药而愈”

  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多样,且与病情不一定成正比,诊断需依赖胃镜及病理检查。该病属中医胃脘痛、心下痞之范围,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多表现为寒热错杂,毒瘀互结;若壅滞中焦则以胃痛、痞满为主症。胃镜显示胃粘膜红白相间为寒热错杂证的主要表现,而充血、水肿、糜烂等为毒瘀互结的表现。在治疗上,合理配伍抗生素及健胃的西药,并伴以半夏泻心汤加味辛开苦降,寒热并调,酌佐解毒散瘀、杀虫之药,故显奇效。

  专家研究认为,多数浅表性胃炎症状轻微或无痛,具有自限性,可自行消失。经过数月或数年病变也可以完全恢复。

  那么,浅表性胃炎怎样才能“不药而愈”呢?

  1、注意饮食和生活调理。避免长期摄入粗糙、刺激性食物;避免过热饮料及过咸饮食;做到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防止暴饮暴食。

  2、避免刺激。不用或尽量少用对胃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皮质激素类、非甾体抗炎药和钾、铁、碘等药物;并要戒酒戒烟。

  3、乐观豁达。有的医学专家指出:不少胃病病人症状并非来源于胃病本身,而是来自恐病的心理因素。所以,精神与心理上的调理很重要。注意保持乐观豁达情绪,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当然,慢性浅表性胃炎也有不能完全“不药而愈”的。中老年人和免疫失衡者易演变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这种可能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中老年人的浅表性胃炎应予以早期治疗。治疗原则除抗菌外,还应同时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及抑制胃酸的药等。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本病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

  病因可能是:长期服用非甾体炎消炎药以及酗酒;十二指肠液的反流;抽烟;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食物或药物,如浓茶、烈酒、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和某些药物。此外尚有年龄因素、胃粘膜营养因子缺乏、遗传因素等。

  慢性胃炎分为以下7型:

  ①红斑/渗出型胃炎;②平坦糜烂型胃炎;③隆起糜烂型胃炎;④萎缩型胃炎;⑤出血型胃炎⑥肠-胃反流性胃炎;⑦皱壁增生型胃炎。

  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的症状无特异性,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

  慢性胃炎的病程迁延。病程长短不一,可半年至数十年不等,症状时轻时重。可因天气变化,特别是秋冬季节易犯病,过凉过硬食物如油炸食物、劳累、精神因素均可引起症状加重。

  约50%以上的病人常上腹不适、闷痛、烧灼痛、饱胀感,无明显节律性,一般进食后较重。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打嗝,饭后上腹部胀满或隐痛等消化不良症状亦较常见。部分病人食欲不受影响,但进食稍多腹胀症状明显加重。

  有胃粘膜糜烂者可有少量或大量消化道出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全身衰弱、疲软、体重减轻、神情淡漠。典型恶性贫血时,可出现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B型胃炎的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特别在有胆汗反流时,有时颇似消化性溃疡,可有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呕血。体征多不明显,有时上腹有轻压痛。

  治疗

  多数浅表性胃炎症状可自行消失,经过数月或数年病变也可完全恢复。

  消除病因:应去除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如戒烟酒,减少食盐摄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料和过热、过冷饮食。要养成细嚼慢咽,以达到易于消化、减轻对胃刺激的目的,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食物;以及停服某些刺激胃粘膜的药物,特别是阿斯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药;有鼻腔和咽部慢性感染灶应予以清除、慢性支气管炎者应避免将痰液咽下。

  药物治疗:

  ①保护胃粘膜药 常用的药物有胶体次枸橼酸铋(CBS)、硫糖铝、思密达、麦滋林-S、氢氧化铝凝胶、胃膜素及盖胃平等。

  ②调整胃肠运动功能药物 上腹饱胀用胃复安或多潘立酮等。打嗝、腹胀或有返流现象为主者,可用胃动力药,如胃复安、吗叮林或西沙必利(普瑞博思)。

  ③抗生素 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实验阳性,应服用抗生素,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士霉素等,都有清除HP的作用,一般可选用两种,常与胃粘膜保护剂和制酸剂联合应用。

  ④制酸剂 常用的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碳酸氢钠(小苏打)、氢氧化镁、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盖胃平等。

  ⑤上腹疼痛较重者可口服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片或654-2(25-10mg),以减少胃酸分泌和缓解腹痛症状。由于此类药物具有口干、心悸、排尿困难等副作用,前列腺肥大、青光眼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应慎用或忌用。

  还可用助消化药如酵母片、乳酶生、消胀片等。如有返酸现象也可用抑酸药如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只用一种即可。防止胆汁反流可服消胆胺以吸附胆汁;有呕血便血者,甲氰米胍口服;萎缩性胃炎腹胀较著者,乳酸菌素片口服或肝胃气痛片口服,并注意不要服制酸剂如胃舒平、小苏打等。

  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时,应考虑手术治疗。胃窦部重度的萎缩性胃炎和肠化并不是手术的绝对指征,因为手术后的残胃也很容易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和癌变。

  萎缩性胃炎癌变率约1%,所以应定期胃镜随访。尤其对伴有息肉、异型增生者,或有局灶性凹陷或隆起者。胃粘膜很光滑的轻度萎缩性胃炎,癌变可能性小。

  预防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进食、少食多餐、吃容易消化的软食。避免吃生、冷、硬、粗糙、油腻、含纤维过多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消化吸收,从而减轻胃的负担。应忌饮浓茶、咖啡、酒类等;少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土豆、红薯、洋葱、煮黄豆等。戒烟,勿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避免长期进食过热、过酸及熏烤的食物。同时还应避免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特别是阿司匹林。保太松、消炎痛、强的松等。另外,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忧郁。

(实习编辑:郭婷婷)

2009-08-06 05:11:00浏览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