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食管反流病易误诊为心绞痛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发病高峰期年龄为60-70岁,平均年龄为61岁。该病主要症状有烧心、胸痛吞咽困难、反胃等,严重者可因食管黏膜糜烂而出血,少数患者可出现咳嗽、哮喘等消化道以外的症状。食管的部位靠近心脏,食管炎性胸痛特点与心绞痛极为相似,容易混淆。据报道,有不少食管反流病患者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长期按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无效。

食管反流易误诊为心绞痛


  两种疾病的鉴别要点是:食管炎性胸痛表现为胸骨后或胸骨下烧灼痛、刺痛,也可以为钝痛;其发作与进食、体力活动、体位如卧位和弯腰等有关,进食牛乳、饮水、制酸剂可缓解。而心绞痛多在夜间发病,劳累后加重,进食后不能缓解,体位对病情影响小,服用扩血管药物,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明显有效。

  反流性食管炎检查方法很多。其中食管钡餐x线检查、内镜检查对诊断性检查有决定性意义。此外还有食管24小时pH测定、食管腔内压力测定、核素胃食管反流扫描、酸灌注试验等,均有助诊断。

  对于该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性治疗和手术治疗。

  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

  1.烧灼感:餐后1小时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烧灼感或疼痛,可向颈、肩、背扩散,平卧或躯干前屈、弯腰时加重,而站立或坐位时以及服用抗酸药物后可缓解。

  2.胃内容物反流:反胃常伴随烧灼感同时出现,酸性或含胆汁的胃内容物溢入口腔,当躯干前屈或卧床时易出现,睡眠时由于反流液被吸入气管可引起呛咳或吸入性肺炎

  3.吞咽困难:由于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多呈间歇性吞咽困难。如果为持续性吞咽困难常提示食管狭窄。

  4.出血:由于食管黏膜损伤,可有慢性少量出血。

  患者在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

  注意少量多餐,吃低脂饮食,可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发生的频率。相反,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易导致胃肠内容物反流。

  2.体重

  超重者宜减肥。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胃液反流,特别是平卧位尤甚,故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反流症状。

  3.卧位

  床头垫高15~20cm,对减轻夜间胃液反流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4.改变不良睡姿

  有人睡眠时喜欢将两上臂上举或枕于头下,这样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内压力随之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

  5.生活习惯

  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6.忌酒戒烟

  由于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吸烟还能减少食管黏膜血流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机体抵抗力,使炎症难以恢复。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

  在本病的防治上,要积极消除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削弱的因素,再用药物控制症状,做到“标本兼治”。大部分患者经注意饮食调节、减轻体重、垫高床头及加用药物治疗,都有良好的效果,在药物上可按医嘱选用以下1~2种药物:氢氧化铝口服,每次10~30ml,每日3次;西咪替丁口服,每次400mg,每日2次;法莫替丁口服,每次20mg,每日2次;甲氧氯普胺餐前半小时口服,每次10mg,每日3次;吗丁啉餐前半小时口服,每次10~20mg,每日3次;优尼必利(普瑞搏思)口服,每次5~10mg,每日3次;洛赛克口服,每次20mg,每日1~2次。

(实习编辑:郭婷婷)

2009-07-23 05:51:00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