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逃离胃溃疡的四种并发症

  溃疡病(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在我国的患者数约1亿以上,多见于成年人(20~50岁)。溃疡病本身虽不致命,但其并发症不仅发生率极高,而且危害极大,有时还会以第一症状出现,因而极易被忽视或认识不足。下面让我们一一加以认识并提高警惕。

  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居溃疡病并发症之首。据统计,每3~4位患者中就有1位发生过出血。轻者只有通过大便隐血试验查出,重者呕血、便血可达1000毫升以上而发生休克。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溃疡病、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的第一死因。

  上消化道出血是因溃疡侵蚀了胃(肠)壁的大小静脉或小动脉,若是小动脉,出血量大,尤其危险。患者呕吐咖啡物或鲜血(如为后者提示出血量大、病情重),同时可伴黑便,出血量较少时,大便呈棕黑色;出血量大时,多为稀的柏油样便,更严重时可出现大汗、口干、心跳、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一旦出现休克,表明出血量已达1500毫升以上,排出物如未达此量,必是还存在肠道之内,这需要去医院看急诊。本症另一特点是,一旦出血发生,原有的上腹疼痛症状反而会奇迹般消失。

  一旦发生出血现象,不用多想,立即上医院。

  上消化道出血如此凶险,溃疡病患者必须注意预防它的发生。一般注意以下几点可达到有效预防:

  (1)避免紧张与疲劳,如剧烈的情绪波动、过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等。

  (2)出血易发生在秋冬、冬春气温骤变之时,应特别注意在此时进行一些预防性治疗。

  (3)溃疡病患者不宜食用布洛芬、消炎痛、炎痛喜康及阿司匹林等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也不相宜。这些药物常是出血的诱因。

  (4)戒酒:新近研究证实,乙醇也是引起出血的因素。

  (5)正规、彻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可使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甚至以后不再出血。

  (6)养成大便时观察大便颜色的习惯,有可疑时速去看医生

  胃(或十二指肠)穿孔

  约5%~15%的患者可能发生穿孔,由于十二指肠肠壁薄,溃疡更易穿孔。近年来由于有效药物的应用,穿孔发生率有下降趋势。

  穿孔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穿孔时突发剧烈腹痛而拒按;慢性穿孔时反复发作腹痛,但不如急性穿孔剧烈,久而久之,胃肠壁虽穿通了,但开口较小,常被炎症组织包裹住。有的处于亚急性穿孔阶段,症状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

  首次发现溃疡要正规彻底治疗,切不可因没有疼痛症状就以为病好了,否则就埋下了祸根。一旦疑有穿孔,务必禁食、禁饮,以免肠胃内容物通过破口进入腹腔,引起或加重腹膜炎。

  溃疡病患者应避免吃得过饱以及重体力劳动(如抬、提重物),否则会使腹压增加,导致穿孔。

  梗阻

  活动性溃疡-愈合结疤-溃疡复发-新疤形成-溃疡复发……如此循环反复,可形成坚硬的瘢痕组织,很像平日外伤后皮肤留下的瘢痕疙瘩。这种瘢痕收缩很容易将原本狭小的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堵塞,饮食及液体不能通过而滞留在胃内,超过胃的容纳量时只好呕吐出来以减轻胃的压力。

  久而久之,因为胃或肠缺乏营养和水分,患者会出现消瘦脱水营养不良及电解质失调,这种情况属于慢性梗阻。也有因水肿造成的急性梗阻,患者上腹部胀满,移动体位时可听见水气声,如抖动未排气的热水袋。

  呕吐是常见症状,常发生在就餐时或餐前,甚至将前一天的饭菜吐出,呕吐物多有酸臭味。呕吐后腹胀减轻,过不了几日腹胀依旧,又发生呕吐,一般内科治疗无效。

  预防梗阻基本同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措施。在未住院前还应严格控制进餐量。初次发作彻底治疗,可以减少梗阻的发生。

  癌变

  溃疡癌变主要指胃溃疡,目前病理学已观察到从溃疡到癌的多个阶段。

  溃疡病癌变时,患者多有腹痛、腹胀长期迁延不愈,近来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消瘦,也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或突发梗阻。因此,有胃溃疡病史较长,近期症状加重者,必须去医院复查,不可拖延自治。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蔡明花)

2009-05-14 09:50:00浏览4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