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充当浅表性胃炎的“保护伞”

  浅表性胃炎是最常见的慢性胃部炎症,是指炎症累及胃粘膜的浅层,但也可累及深层。浅表性胃炎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炎性细胞浸润仅限于胃粘膜的上1/3者为轻度,炎性细胞超过粘膜的1/3,但不超过全层的2/3者为中度;炎症细胞浸润达全层者为重度。浅表性胃炎在胃镜下的表现有:粘膜充血、水肿、呈花斑状红白相间的改变,且以红为主,或呈麻疹样表现,有灰白或黄白色分泌物附着,有时粘膜上可有局限性糜烂和出血点。胃小凹之间的固有膜内有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炎症细胞主要是浆细胞、淋巴细胞,偶有嗜酸细胞。固有膜常见水肿、充血、甚至灶性出血。胃腺体正常。没有破坏或腺体减少,有时可见糜烂,即固有膜坏死(病变不涉及粘膜肌)。表层上皮细胞变扁平,其排列常不规则。

  慢性浅表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有些患者常感到上腹饱胀不适、嗳气,经多所医院及多次胃镜检查均诊断为“浅表性胃炎”,长期服用多种中西药并无显著疗效,医药费却花了不少。类似的病人并不少见。其实在这类患者中有不少人伴有失眠、焦虑、烦躁、心慌、疑病等神经精神症状,有些病人总是疑虑自己患有胃癌而到处求医,反复要求做胃镜检查。

  中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调护,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精神调护:古语云:“百病皆生于郁”,“一有怫郁,百病乃生。”说明了情志失和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当然中医胃病(慢性浅表性胃炎)亦不例外。其实,在《内经》时代就有了情志致病的相关记载,如“思伤脾”“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等。现代医学目前亦证实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均和情志息息相关。故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精神调护是非常重要的。

  《内经》云:“观其志意,与其病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开之以其所苦。”及后代医书中“善养其病者,调之、护之,务期安静,医药有当,自能速去。”均告诉我们对于本病不仅需要医药治疗,而且需要情绪、心理等诸多方面调护加以配合。广大医者应有高度同情心,关心体贴病人,想病人之所想,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减轻和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平息和缓解病人长期忧郁、急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只有这样才会大大避免本病的发生和提高临床疗效。

  (2)饮食调理: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与脾相合,共化气血,以养周身。食有不慎,则极易损其功能,碍其升降。故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调护中,饮食调理亦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包括 “食养”和“食疗”两个方面①饮食有节:早在《内经》就认识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生病起于过用”,“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故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应避免暴饮暴食、嗜食肥甘厚味、醇酒浊乳、辛辣香燥刺激之品;宜食清淡、富有营养,软硬寒热得宜。同时应注意饮食卫生,以防“病从口入”。②配合食疗:《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可见祖国医学十分重视食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食疗,宜结合病人的体质,疾病属性来进行。如脾胃虚寒之人,平素宜食生姜、胡椒等温中散寒之品;胃阴不足之人,宜食百合、梨、藕、蜂蜜、牛奶等甘润生津之品;气滞不和的患者,可多用萝卜、金橘饼、橘皮等;而脾胃虚弱者,宜以红枣、山药、莲子肉等品为辅助。

  (3)生活调摄:《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指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因而调摄情志,节制饮食,动静结合,劳逸适度,顺应四时……对防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有重要意义。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调护细节虽多,但重要一个原则是“时时顾护胃气”。胃气一败,百病由生;胃气得养,气血化生,内能和调于五脏六腑,外能洒陈于营卫经络,有利于恢复。

  更多知识:慢性胃炎治疗有“规矩”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胃病频道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9-03-24 08:29:00浏览1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范铁兵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白扁豆茯苓煮水的功效
白扁豆茯苓煮水具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补脾止泻、清热排脓、宁心安神等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虚泄泻、心悸失眠、水肿尿少等病症,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健脾祛湿白扁豆味甘、淡,性温,归脾、胃、小肠经,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也具有和中消暑的作用。如果存在脾虚湿盛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腹胀、腹痛等,可以适当喝白扁豆茯苓煮水进行改善。2、利水消肿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也具有渗湿健脾的作用。如果存在水肿尿少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现象,可以适当喝白扁豆茯苓煮水进行缓解。3、补脾止泻白扁豆具有补脾止泻的功效,也具有益气的作用。如果存在脾虚泄泻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现象,可以适当喝白扁豆茯苓煮水进行缓解,从而达到补脾止泻的效果。4、清热排脓白扁豆具有清热排脓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肠痈、肺痈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等。如果存在上述疾病引起的不适现象,可以适当喝白扁豆茯苓煮水进行缓解。5、宁心安神白扁豆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也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如果存在心悸失眠、水肿尿少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现象,可以适当喝白扁豆茯苓煮水进行缓解,从而达到宁心安神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
范铁兵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炒白扁豆禁忌、副作用是什么
炒白扁豆的禁忌包括过敏者、寒湿泄泻者、体质虚寒者、消化功能较差者、脾胃虚寒者等。吃炒白扁豆可能会导致腹胀、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一、禁忌1.过敏者:如果患者对炒白扁豆过敏,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寒湿泄泻者:炒白扁豆具有补脾益气、和中下气的作用,如果寒湿泄泻的患者食用炒白扁豆,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3.体质虚寒者:炒白扁豆性凉,如果体质虚寒的患者食用炒白扁豆,可能会导致体内寒气加重,从而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不利于身体的健康。4.消化功能较差者:由于炒白扁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如果消化功能较差的患者食用炒白扁豆,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5.脾胃虚寒者:炒白扁豆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如果脾胃虚寒的患者食用炒白扁豆,可能会导致体内寒气加重,从而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二、副作用1.腹胀:由于炒白扁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成分,如果一次性吃得过多,则会导致淀粉和蛋白质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引起腹胀的症状发生。2.恶心:若患者对炒白扁豆过敏或者不耐受的情况下,则有可能会出现恶心的情况发生。3.呕吐:另外如果患者存在胃肠道疾病时,则不建议食用炒白扁豆,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以及低聚异麦芽糖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食用之后容易加重病情,甚至还会诱发呕吐的现象。此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以免引起不适症状。
范铁兵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白扁豆红枣汤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白扁豆红枣汤具有健脾开胃、润肠通便、补脾益气、和中止泻、补血安神等作用和功效。 1、健脾开胃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虚食少、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 2、润肠通便 白扁豆红枣汤中的白扁豆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虚食少、大便溏泄、腹胀、腹痛等症。红枣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虚食少、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 3、补脾益气 白扁豆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虚食少、大便溏泄、腹胀、腹痛等症。 4、和中止泻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和中止泻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脾胃虚寒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此时可以适当喝白扁豆红枣汤进行缓解。 5、补血安神 白扁豆红枣汤中的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血安神的功效,可以改善失眠多梦、心悸、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食疗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患者要注意适量食用白扁豆红枣汤,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如果食用后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白扁豆炒与不炒的功效有哪些
炒白扁豆增强了白扁豆健脾止泻的功效,两者都可以起到健脾止泻、化湿和中、消暑除湿、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等功效。1.健脾止泻: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扁豆进行治疗。2.化湿和中:白扁豆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酶、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适当食用后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化湿和中的作用。3.消暑除湿:由于白扁豆性微温,所以具有一定的消暑除湿功效。如果患者存在暑湿邪气侵袭人体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头身困重、胸闷脘痞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白扁豆进行改善。4.清热解毒:白扁豆还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功效,如果患者存在痈肿疮毒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此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白扁豆进行治疗。5.补脾益气:此外,白扁豆还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缓解面色萎黄、消瘦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扁豆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若患者服用白扁豆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芡实、白扁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芡实、白扁豆是两种常见的食物,具有健脾止泻、补充营养、促进消化、增进食欲、辅助减肥功效与作用,患者平时可以适量食用。 1、健脾止泻 芡实味甘涩平,归脾经以及肾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除湿止带的功效。而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归脾经及胃经,有醒脾开胃、清暑化湿之功。两者都能够起到一定的调理身体的作用,对于改善脾虚泄泻有一定的帮助。 2、补充营养 芡实、白扁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为人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 3、促进消化 芡实和白扁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具有促进消化的功效。如果存在胃肠道蠕动功能较弱的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芡实、白扁豆,有利于促进消化。 4、增进食欲 芡实和白扁豆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淀粉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增进食欲,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5、辅助减肥 芡实和白扁豆有助于食物消化与吸收,从而减轻身体负担,也可以帮助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因此也具有辅助减肥的效果。 虽然芡实和白扁豆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食用。对于阴虚火旺者应避免进食,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若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现象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并在专业医师辨证下用药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