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胃癌的自我监测防措施

  胃癌的高危险因素

  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①长期进食高盐、熏制品、盐腌食品者,对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

  ②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快、爱吃热烫食物以及一日三餐不按时进食等。

  ③患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肠化生、恶性贫血及做过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残胃等,都有癌变的危险。

  ④有胃癌家族史者。

  ⑤年龄在40岁以上,胃病久治不愈者。A型血型同时又合并有以上因素者,更易患胃癌。

  胃癌的早期警告信号。

  ①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或疼痛规律发生改变。

  ②泛酸、嗳气、食欲减退、恶心、胃脘部灼热和腹泻、黑便。

  ③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出现明显消瘦

  ④50岁以上,过去无胃痛、胃病史,短期出现胃部症状者。多年前因胃患良性疾病,做过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恢复良好,近期又发生消化不良、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黑便、健康状况明显减退者。

  这些症状虽然并不意味着就患有胃癌,但当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就应该前往医院请医师作详细的检查。

  胃癌的自我发现

  早期胃癌多数无明显症状,仅有上腹不适及食后腹胀、食欲减退。这些症状常与普通的消化不良、胃炎或胃溃疡相似,但有一些早期隐痛者亦可出现出血与黑便。若反复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食后饱胀、食欲减退,按普通胃病治疗无效并且有进行性加重、消瘦、贫血等症状。另外,原有溃疡病及胃炎病史,但症状反复发作,治疗无效,并且日益加重,有时呕吐宿食或有呕血及黑便倾向(包括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均应想到胃癌的可能。一般来说,若肿瘤长在胃的入口处(贲门部)时,有下咽困难,吞咽食物时胸骨后有疼痛、食物摩擦感、停滞感;若肿瘤长在胃的出口处(幽门部)时,可引起饭后上腹胀满不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出现梗阻症状。

  预防措施

  胃癌的预防重点在饮食方面,避免高盐、腌制食品、粗糙食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摄入,戒烟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牛奶,改进饮食习惯和方式,要按时进食,进食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食物不宜过烫,进食不宜过快。对患有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恶性贫血者应给予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对完全不愈合的胃溃疡应该做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以便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推荐阅读:早知胃癌的方法多!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胃病频道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9-03-22 08:30:00浏览8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反复高烧
高烧一般指高热,宝宝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反复高热可能是由于免疫力低下、护理不当、用药不当、病情严重、急性支气管炎等原因所引起的,家长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免疫力低下如果宝宝的自身免疫力比较低下,可能会导致身体受到细菌的感染,也会出现反复高热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给宝宝通过温水擦拭身体的方式进行物理降温。2、护理不当如果宝宝在治疗期间不注意保暖,导致身体受凉,也可能会引起反复高热的情况。建议家长注意宝宝的保暖,避免受凉。同时,家长也可以适当给宝宝喝温水,有助于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改善不适症状。3、用药不当如果宝宝发热后没有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能及时起效,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使用温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腹股沟等部位,帮助宝宝降温。4、病情严重如果宝宝的病情比较严重,而且体内的炎症也比较严重,也有可能会出现反复高热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给宝宝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5、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通常是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果宝宝本身患有急性支气管炎,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注意宝宝的保暖,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宝宝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罗文才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有哪些
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等。 1、病毒 经呼吸道传播的病毒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此类病毒的特点是经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多出现各种呼吸道症状,且易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常需要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利巴韦林、四季抗病毒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 2、细菌 常见的经呼吸道传播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等。需要根据痰培养的结果,然后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来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包括头孢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多肽类抗生素等。 3、支原体 支原体可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以儿童以及青少年容易感染。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者主要以反复干咳为主。呼吸支原体一般愈后良好,少数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引起重症肺炎或者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重症肺炎。常采用药物治疗,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首选,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等,四环素类也可用于支原体感染。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呼吸道病原体抗体谱阳性如何处理
呼吸道病原体抗体谱阳性可采取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抗生素治疗 对于阳性抗体谱的患者,表明存在细菌感染,因此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抗生素治疗通常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抗生素可以抑制或杀死呼吸道病原体,如细菌,从而减轻感染症状。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通常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治疗通常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可能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或破坏呼吸道病原体的复制和繁殖,如流感病毒。 3.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转移因子等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这些药物旨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对于阳性抗体谱的患者,表明免疫系统可能处于失调状态。免疫调节剂可以帮助恢复免疫平衡,减少感染风险。 4.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通过雾化器或喷雾器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这些药物可以减少气道炎症和肿胀。对于阳性抗体谱的患者,可能存在气道炎症和肿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这些症状,并改善呼吸功能。 5.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通过吸入或口服给药。这些药物可以放松气道平滑肌,扩张支气管。对于阳性抗体谱的患者,可能存在气道狭窄和呼吸困难。支气管扩张剂可以缓解这些症状,并改善通气功能。 患者要定期复查抗体谱和其他相关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休息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康复。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道感染一般是什么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感染一般是由环境因素、免疫力低下、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的。1、环境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缓解不适症状。另外,患者也可以适当多喝水,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也可以缓解不适症状。2、免疫力低下如果患者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提高身体免疫力。3、病毒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还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发热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胶囊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发热的情况。4、细菌感染如果患者身体免疫力低下,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从而诱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酚麻美敏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属于易过敏体质,接触了过敏原之后,可能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出现急性水肿的情况,从而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出门时佩戴好口罩,减少过敏原或病菌对呼吸道的刺激。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