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本病的临床分类方法很多,但多根据胃镜所见和病理组织学改变,而将其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两种。对两者并存者,则视其主次称为浅表--萎缩性胃炎或萎缩--浅表性胃炎。本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归属于中医学之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等病证中。一般认为多由脾胃受损,气机不畅,升降失调而致。中医治疗本病方法多,疗效明显,尤其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疗法。
针刺膈俞等穴治疗慢性胃炎。
[选穴]①膈俞、脾俞、上脘、建里、足三里。②肝俞、胃俞、中脘、下脘、足三里。火针及毫针取穴相同。配穴:脾胃虚弱加章门,肝胃不和加期门,胃阴不足加三阴交,胸闷、恶心加内关。
[针法]取坐或卧位,选穴并常规消毒。然后以右手拇指持细火针针柄,左手持酒精灯并将其靠近穴位。将针于灯火烧红至白亮,迅即将针刺入穴内(可根据部位、胖瘦定角度和深度,灵活采用直刺、斜刺和点刺法,深度约0。5-1。0寸),并即刻敏捷出针(进出针靠腕力控制,时间约半秒),随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两组主穴交替使用,背俞穴和相应类俞穴交替使用,其他穴两侧交替使用。
毫针组采用常规针刺,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畏寒者加烤神灯。
两组均隔日1次,10次者为1疗程,疗程间隔10天。第4个疗程前复查。
[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肝、脾、胃关系密切,故取肝俞、脾俞、胃俞以疏肝健脾和胃,取上、中、下脘、建里健运脾胃,取膈俞活血化瘀,取足三里疏通胃气消痞满,取三阴交资生化源益胃阴,内关宽胸解郁,期门疏肝,章门健脾。诸穴共奏疏肝健脾、和胃化瘀之功。火针具有针与灸双重作用,既能调气和血,又能温通经络,具有良性双向调整作用,故可获效。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胃病频道
(实习编辑:陈占利)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六医院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喀什市健康路1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石门县楚江镇西溶路4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河北省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北公营子镇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南关大街11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建设东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