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简介

  (1)一般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 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疗:

  经五肽胃泌素试验测定证实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盐酸0 5~1 0ml,饭前或饭时服,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ml, 1天3次;亦可选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3)抗幽门螺旋菌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酸降低或缺乏,胃内细菌孽生,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检出阳性率很高。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有一定疗效。常用于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是:三钾二橼络合铋(TDB,DeNOL),每次120mg,1天4次,服用4~6周;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每次0 5g,1天4次;呋喃唑酮(痢特灵)100mg,1天3~4次。这些药物不仅能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而且对减轻和消除伴同的活动性胃炎有帮助,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还有庆大霉素、黄连素、甲硝咪唑、四环素、氟哌酸等。

  (4)抑制胆汁反流和改善胃动力:

  消胆胺可络合反流至胃内的胆盐,防止胆汁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方法为每次3~4g,1天3~4 次。硫糖铝可与胆汁酸及溶血卵磷脂结合,也可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方法为0 5~1g,1天 3次。亦可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每次100mg,每日3次。Stefaniwsky认为胆汁中对胃粘膜最有毒害作用的是去氧胆酸和石胆酸在胆汁反流患者胃液中胆汁酸以胆酸和去氧胆酸为主, UDCA仅占1%。服用UDCA,胃液内胆汁酸以UDCA为主(可占43±15%),而胆酸,去氧胆酸和石胆酸浓度明显下降,从而减轻后两者对胃粘膜的损害作用。胃复安、吗叮啉、西沙比利等药可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助胃、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返流,调节和恢复胃肠运动。具体应用方法:胃复安5~10mg,每日3次;吗叮啉10mg,1天3次;西沙比利5mg,每日3 次。

  (5)加粘膜营养:

  合欢香叶酯能增加胃粘膜更新,提高细胞再生能力,增强胃粘膜对胃酸的抵抗能力,达到保护胃粘膜作用,剂量为50~60mg,每天分3次服用。也可选用活血素,剂量为每天80~90m g;或选用硫糖铝、尿素囊、生胃酮、前列腺素E等。

  (6)五肽胃泌素和激素:

  五肽胃泌素除促进壁细胞分泌盐酸,增加胃蛋白酶原分泌外,还对胃粘膜以及其他上消化道粘膜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可用于治疗低酸无酸或有胃体萎缩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剂量为 50μg,早餐前半小时肌注,每天1次,第三周改为隔日1次,第4周改为每周2次,以后每周1 次,3个月为一疗程。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故可以试用短程强的松等作免疫抑制治疗。本法应尤适用于PCA阳性并恶性贫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但临床效果亦不太确切。

  (7)其他对症治疗:

  包括解痉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虑、改善贫血等。对于贫血,若为缺铁,应补充铁剂。大细胞贫血者根据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分别给予补充。方法是维生素B12,50~ 100μg/日,连用20~30天;叶酸5~10mg,每日3次,直至症状和贫血完全消失。

  (8)手术治疗:

  中年以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在治疗或随访过程中出现溃疡、息肉、出血,或即使未见明显病灶,但胃镜活检病理中出现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可以考虑作部分胃切除,从这类病人的胃切除标本中可能检出早期胃癌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胃病频道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9-03-21 08:14:00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治好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有治好的可能,但治疗存在一定难度。虽然有多种治疗手段,如药物、手术及生活方式调整,能改善症状,恢复生殖和代谢功能,但因病因不明,涉及多系统,部分患者难完全治愈或易复发。通常情况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愈率相对较高。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殖功能和代谢水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等。药物治疗方面,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服避孕药、促排卵药物、降糖药物等,以调节激素水平、促进排卵和改善代谢功能。手术治疗方面,对于部分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或卵巢楔形切除术等手术,以恢复卵巢功能。然而,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涉及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因此治疗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部分患者可能经过多种治疗仍然无法完全治愈,或者治愈后出现复发的情况。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长期坚持,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缺乏耐心和信心,或者未能遵医嘱进行治疗,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建议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卵泡发育情况,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同时,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六项检查,了解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此外,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吸烟、酗酒等,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习惯。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治好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能被完全治愈。其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问题。虽然目前医学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系统的异常,想要彻底根治极为困难。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家族中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女性,发病风险明显增加。环境因素如长期的高热量饮食、运动量不足、精神压力过大等,会加重内分泌和代谢紊乱。这种内分泌紊乱会引发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代谢异常,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层面,且相互影响,难以通过单一的治疗手段彻底纠正。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形态和功能会发生明显改变。卵巢内会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这些囊肿会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和排卵。同时,患者常伴有高雄激素血症,表现为多毛、痤疮等症状,长期的高雄激素状态还会对子宫内膜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此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容易引发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病理变化一旦形成,大多是不可逆的。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恢复卵巢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也难以彻底消除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患者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如奶油。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短效避孕药调节月经周期,降低雄激素水平;也可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但需注意遵医嘱用药。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检查确诊出来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诊通常涉及多方面的检查,包括临床表现评估、体格检查、超声检查、激素测定等。1、临床表现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月经史、生育史、体重变化、多毛、痤疮等症状的出现情况。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规则子宫出血、多毛、痤疮、肥胖、不孕等症状,这些症状为医生提供了初步的诊断线索。2、体格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观察体脂分布及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3、超声检查:通过阴道超声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卵巢的形态和结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超声图像通常会显示卵巢体积增大,包膜回声增强,且一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小卵泡数超过12个。这一特征性表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4、激素测定: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孕酮及睾酮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LH/FSH比值升高,睾酮水平增高,甚至出现高雄激素血症。这些激素水平的异常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建议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要注意记录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等情况,观察月经是否规律,有助于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如果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日常护理事项1、有氧运动:建议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将其分配到不同的天数,每次30分钟左右,有助于消耗热量,减轻体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抵抗。2、释放压力: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释放压力,如冥想、瑜伽、深呼吸、听音乐、旅游等。因为长期的高压力状态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可能会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不适症状。3、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系统的稳定。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来月经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来月经可能带来子宫内膜病变、不孕、代谢紊乱等危害。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如果确诊该病症且出现月经长时间不来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与治疗。1、子宫内膜病变:正常情况下,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的过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来月经时,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却无孕激素拮抗,会持续增生,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病变的发生风险。为预防此类情况,可遵医嘱采用药物调节,使用孕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黄体酮等,促使子宫内膜转化、脱落,降低病变风险。2、不孕:月经不来意味着排卵异常或无排卵,卵子无法排出与精子结合,导致受孕困难。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遵医嘱通过药物进行促排卵治疗,如克罗米芬、来曲唑等,帮助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提高受孕概率。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3、代谢紊乱:长期不来月经通常伴随着内分泌失调,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患者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引发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时,血脂代谢也受影响,导致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针对代谢紊乱,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糖、血脂。如果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症状,如痤疮、多毛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为身体健康带来更多危害。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来月经的护理措施1、周期管理: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期间,记录月经周期,使用日历或应用程序跟踪,有助于识别任何异常或模式,并及时与医生沟通。2、饮食调整与体重管理: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的摄入。同时,维持健康的体重,过重或过轻都可能影响激素平衡,进而影响月经周期。3、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月经不规律。因此,采取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散步,有助于减轻压力,保持情绪稳定。此外,定期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感受,也有助于心理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