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便血的诊断

  便血(hematochezia):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一般认为消化道出血量在50毫升以上即可出现黑便。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管内与硫化物相结合而生成硫化铁,故大便呈柏油样黑色。呕血者多有黑便。

  便血的原因较多,几乎全消化道出血均可引起便血,但常见原因有:①上消化道出血(见呕血)。②小肠出血,如肠结核、局限性肠炎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小肠肿瘤肠套叠等。③结肠出血,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癌等。④直肠出血,如直肠癌、直肠损害、痔、肛裂等。⑤其他疾病,如各种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伤寒与副伤寒、钩虫病、维生素缺乏症等。

  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及速度。上消化道出血及小肠出血多为暗红色或黑便,由于表面覆有一薄层粘液,故常带有光泽。但若出血速度较快、出血量多、肠蠕动增快时,血便可呈暗红色或鲜红色。结肠与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鲜红色或较鲜红色血便。右半结肠出血,血液常与粪便相混合,可排“果酱样”血便。直肠、乙状结肠出血,血液常附着于粪便表面。急性大量便血,患者可出现急性失血性贫血与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的表现。便血的诊断除依据病史、体检资料外,消化系内镜检查是首选措施。 必要时还可作X线钡剂造影、核素、血管造影等检查,以帮助诊断。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9-03-17 17:30:00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便血肠鸣一般是什么病
便血肠鸣一般是由于结肠炎、肠道息肉以及肠胃炎等疾病。建议及时到医院做检查,查明原因和对症治疗。 1、结肠炎 结肠炎主要累及大肠的黏膜,活动期的肠道黏膜可以表现出连续性、弥漫性的红斑,黏膜充血、粗糙或者表现为颗粒状的外观,黏膜的脆性增加,重度的炎症反应在内镜下可以表现为黏膜自发性的出血和溃疡形成。在这种慢性炎症刺激下,肠道蠕动会增快,同时有肠道的痉挛,还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含有大量血液成分,颜色鲜红,有时有血凝块,正常的肠道蠕动的声音可以亢进,因而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肠鸣,特别多见于消瘦的患者。像炎症性肠病,建议服用艾迪莎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休息,注意腹部保温,饮食多吃大枣桂圆山药等滋补性食物,有利于病情恢复。 2、肠道息肉 结直肠息肉是指发生于结直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根据病理类型将结直肠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炎性息肉。肠道有息肉会出现直肠脱垂、大便异常、肠鸣活跃、腹部疼痛、便血等表现,如果肠道部位出现的息肉比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就可能牵拉到肠黏膜,导致黏膜下垂。对于腺瘤性息肉以及较大的增生性或炎性息肉,建议进行内镜下的切除治疗,可酌情根据息肉的形态以及性质,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息肉切除。 3、肠胃炎 肠胃炎由于肠蠕动频率增加所导致,也是容易造成腹泻的原因。当腹泻严重,甚至合并感染时,大便有时也可以有黏液、脓血便。肠胃炎恢复期,胃肠道功能尚未恢复完全,进食易引起消化不良,从而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肠鸣音增加,治疗完全后症状可逐渐消失。肠胃炎通常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所导致,与食物中毒、饮食不洁有关。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服药后虽然肠胃蠕动仍然较明显,引起肠鸣音,但能有效缓解疼痛和腹泻等情况。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规律饮食。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碳酸饮料,以免对胃黏膜造成刺激,进而加重病情。
付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肝癌晚期吐血便血还能活多久
肝癌晚期吐血便血还能活多久,目前国际医学上没有可供参考的准确依据。总体上肝癌晚期吐血便血的患者生存期比较短,建议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肝癌是恶性度比较高的消化系统的肿瘤,通常病人的生存周期比较短,预后比较差,是临床难治性疾病。肝癌晚期吐血、便血,多是由于癌症合并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肝癌病人常会合并有呕血的情况。有的病人呕血的量比较大,患者可能会迅速出现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有的病人到肝癌晚期,可以合并有胃黏膜的糜烂导致胃出血的现象,这时出血量常常并不是太大,经过对症治疗出血可以好转,但是这种情况下的出血往往会反复发作。病人的存活时间没有明确的数值,根据个人情况不同会有差异。 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可以做介入治疗,如肝动脉灌注化疗、肝动脉栓赛化疗等。有乙型肝炎病史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服用恩替卡韦胶囊、拉米夫定片等药物。因门静脉高压而导致呕血的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救治,需要紧急在胃镜下止血。治疗上主要还是需要采取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止血药物应用、护胃抑酸的药物、输血等治疗。如果病情控制稳定后生存期是可以延长的。出血严重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失血性休克及死亡。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喷射状便血但不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喷射状便血但不痛多考虑与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痔疮、直肠息肉以及肠道肿瘤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1.溃疡性结肠炎:该疾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并且还会伴有便血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奥沙拉秦钠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2.细菌性痢疾:由于饮食不当或者饮水卫生不良等因素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病以后会出现发热、腹部疼痛的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还有可能会导致排便异常。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3.痔疮:通常是由于长期便秘或者是大便时间过长等原因造成的,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则有可能会形成痔核脱出,从而引发上述症状。可以通过温水坐浴的方式进行处理,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熊胆痔灵栓等药物缓解症状。4.直肠息肉:属于一种良性病变,主要是指肛管部位出现了突出于肠腔隆起性的病变,在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是在做相关检查的时候被发现。当受到感染或刺激后可诱发局部糜烂出血,建议通过肠镜下切除息肉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5.肠道肿瘤:若患有此病,也会有类似表现,需完善CT等相关检查确诊并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手术、内镜下切除术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便血了应该怎么办
便血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节、保持肛周清洁、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1、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菠菜、苹果、燕麦等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可使大便软化,降低对肛门直肠部位的压力,进而减少便血。2、保持肛周清洁:大便后用柔软的卫生纸轻轻擦拭,避免用力过度使肛门破损加重出血,条件允许时最好用清水清洗肛门周围。3、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定时起身活动,每小时至少活动5-1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盆腔和肛门部位血液淤积,增加肛门直肠部压力,加重便血。4、药物治疗:若是由于痔引发的便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痔疮栓、痔疮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是由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缓解病情。5、手术治疗:如果是因肠息肉、结肠癌等疾病导致的便血,在评估病情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如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结肠癌则需根据癌症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根治性切除术等。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预防便秘等肠道问题的发生,从而降低便血的风险。若便血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经常肚子胀、便血怎么回事,怎么办
肚子胀指的是腹胀。经常腹胀便血很可能是饮食不良引起的症状,但也可能是痔、急性肠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引起的症状。遵医嘱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1、饮食不当 如果平时不注意个人饮食健康,吃了生冷寒凉类的食物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使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建议调整好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容易消化的食物进行改善。 2、痔 可能与长期久坐不动有关,会使肛门部位受到压迫,从而引起上述现象,并伴有疼痛的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麝香痔疮栓、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的方式改善。 3、急性肠炎 通常是遗传、暴饮暴食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可能会因肠道黏膜的炎症刺激而出现腹痛、便血的症状。患者应遵医嘱使用奥硝唑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药物缓解症状。生活中多补充水分,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4、胃溃疡 通常是过度劳累、食用刺激性的食物、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可能会因胃部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腹痛、便血等症状。遵医嘱可使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法莫替丁片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缓解症状。 5、溃疡性结肠炎 通常是精神压力较大、饮食不规律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可能会因肠道黏膜及其下层溃烂,影响排泄功能,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秦肠溶片、奥沙普秦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症状。生活中还应多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结肠癌引起的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施慧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一拉肚子就便血怎么回事
拉肚子临床上是指腹泻,一腹泻就便血多考虑是溃疡性结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肠息肉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溃疡性结肠炎 存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秦、柳氮磺吡啶等药物进行改善,上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也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 2、十二指肠溃疡 可能是盲目使用药物、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刺激,损伤十二指肠部位,诱发十二指肠溃疡,大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有胀痛感、食欲减弱、突然呕吐、腹泻、便血等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碳酸氢钠、铝碳酸镁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缓解不适。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 3、肠息肉 如果长期吸烟酗酒等容易诱发肠息肉,可能会使肠道黏膜发生损伤,出现腹泻、便中带血、息肉脱出等症状。如果肠息肉比较小,可以通过内镜下圈套摘除或者是电灼,如果肠息肉比较大,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切除,术后要及时将切除的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还要注意饮食,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为主,以免刺激局部伤口。 除此之外,一腹泻就便血也可能是胃溃疡、肛裂等疾病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