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胃肠疾病患者莫滥用保健品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全靠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使用口服的药物治病,也需经过脾胃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后,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样,保健补品也需通过脾胃的消化和吸收,才能发挥其补益的作用。

  慢性胃肠疾病患者,大都有脾胃失调、脾胃虚弱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滥用保健补品,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补品,尤其是滋肾养肝、补血之品,味厚而滋腻,最易阻碍脾气运化、影响胃的消化。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见到一些脾胃虚弱患者,自做主张服用一些补品,结果是“越补越堵”,越吃不下饭。因此,脾胃虚弱、脾胃失调者不宜使用补品。即便是身体虚弱,确实需要服用这些补品的话,也要先调理脾胃,待脾胃功能恢复后再服用,但仍要顾护脾胃,同时加入理气健脾和胃的砂仁、木香,陈皮等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达到补而不滞的目的。

  对于脾胃本身的虚弱,是应当调补的,使用健脾补气的方法来补脾胃之气,但必须佐入具有通、降、运作用的枳壳、陈皮、砂仁、木香等药。这是因为胃宜降,以通为补,脾宜升,以运为健。若是只用补气健脾之品,则补而不通,容易上火,治不了病,反而加重病情。

  补品多属于中草药,因此进补还需要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辨证进补。 要“辨证施补”、“辨证施膳”,对不同证候施用不同的补药;其次是“因人因地施补”,必须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宜的种类:中药补益之品有四类,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必须确定自己属于哪方面不足后,选用针对这方面不足有相应补益作用的补品,否则,长期偏食一种,就可能影响体内的阴阳平衡而导致疾病;同时,还要依照当地气候的不同,选择适宜的补药,如应用补肾养阳类药膳,在中国西北严寒地区药量宜重,而在东南温热地区,药量则宜轻;最后,要做到“因时施补”:一年中存在春温、夏热、暑湿、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等特点,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选用相应的补药,根据季节的冷热特点分别进行“清补”、“温补”、“平补”和“热补”。若是本无虚弱,却想以补品强身,就有可能因此而上火,或引起消化不良,不但未能强身,反而破坏了自己身体原有正常的平衡,导致疾病。

  目前市场上保健补品名目繁多、鱼目混杂,个别产品的药物组成不清,功能主治含糊,或夸大其作用和适应范围,使患者难以辩别真伪,因此,需进补的患者最好去看正规医院的中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补品,才会安全和有效。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胃病频道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9-03-10 08:46:00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