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胃癌常识

家族性胃癌胃全切除最好!

举报/反馈
2009-02-28 08:54:0039健康网社区

  家族性胃癌是一种罕见疾病,1999年被明确定义为遗传性弥漫性胃癌(HDGC),与E-cadherin(CDH1)基因突变有关,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特点包括:基因外显率高(70%~80%),发病年龄早(平均38岁),病理类型一致,均为弥漫性胃癌(皮革胃)。

  该病没有早期诊断方法,胃镜检查及盲目胃活检不能早期发现病变。对于有明确突变的家庭成员而言,年轻时死于胃癌的风险很大,预防性全胃切除术是一种合理的选择。Lewis等报告了2个家族(B和D)6例无症状成员实施预防性全胃切除手术的结果。

  在家族B中(9例),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47岁(32~69岁)。家族D中(5例),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33岁(24~43岁)。根据家谱和基因分析,2个家族中6例无症状成员(家庭B 4例,家庭D 2例)接受了预防性全胃切除术。2男、4女年龄分别为22、27、28、35、39、40岁,平均为31。8岁。

  每个家族中,第1例患者实施预防性全胃切除手术的时间均在1993年,当时基因检测方法尚未应用。家庭B中的第1例患者(B-1)是在其母亲及3/3个兄妹2年内相继发生胃癌后要求行预防性胃切除术的。B-1患者的胃标本肉眼及显微镜观察均正常。以后进行基因检测,发现CDH1基因无突变,因此不是胃癌高危患者。家系D中第1例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其单卵双胎胞姐妹24岁时发现晚期胃癌,故要求行全胃切除术。术后证实,在D-1患者邻近胃食管交界处,有2个小的黏膜内胃癌灶。以后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有CDH1基因突变。患者目前健康,胃癌无复发。其余4例患者是在1999年基因检测方法应用后,发现有CDH1基因突变,而要求实施预防性全胃切除术的,术前均无症状。

  6例患者均实施了全胃切除、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未实施间置空肠袢或空肠造袋术。4例为端侧食管空肠吻合(2例手法缝合,2例应用吻合器)。2例实施侧侧食管空肠吻合(应用吻合器)。

  预防性全胃切除手术的关键是切除所有的胃黏膜。残留的胃黏膜都有可能发生胃癌。术中,应用内镜协助判断胃食管交界部位(鳞状柱状上皮交界处),对于切净近端胃黏膜非常有用。同时,术中应取食管黏膜及十二指肠黏膜送冰冻病理,确定胃黏膜已切净。

  术后所有患者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7天。唯一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是,输液部位出现败血症性静脉炎,住院日延长了3天。1例手法吻合的患者术后出现食管狭窄,术后6个月内进行了多次气囊扩张治疗,以后,通过细嚼及进食时饮水,已不再需要扩张。1例患者术后17个月出现完全性小肠梗阻,但再次开腹手术发现为远段小肠粘连所致,胃空肠吻合口及Roux-en-Y袢并未受累。除此以外,无其他伤口或晚期手术并发症发生。

  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程度不等倾倒综合征表现或腹泻,随着饮食习惯的调整、小肠功能的适应,这些症状会逐渐减轻,最终会适应而不致于影响正常生活。6例患者最终体重平均下降了13%。

  最终的病理结果出乎意外,除B-1患者外,5例CDH1基因突变的患者镜检均发现有胃癌灶,常为多发性。D-1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标本中有2处微小胃癌灶。1999年实施手术的4例患者,术后常规病理检查仅发现1例有胃癌。但是,进一步将这4例病人的整个标本切片检查,发现都有胃癌灶。B-3患者仅发现1处癌灶。B-2患者发现6处癌灶,B-4患者发现3处癌灶。D-2患者,发现从贲门至幽门胃黏膜层内散布多处癌灶,但都限于黏膜层未突破固有层。所有标本淋巴结均为阴性。

  由于这些癌灶缺乏生长迅速、进展快等特点,所以不同于侵袭性胃癌,其自然病程目前尚不为人知。

  推荐阅读:胃癌晚期 千万莫要放弃治疗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胃病频道

  (实习编辑:陈占利)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