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胃肠疾病病因可能不在胃肠

  有些肠胃病咋与精神有关呢?它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这就是表现复杂多样的功能性肠胃病(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在作怪。

  发病原因

  功能性胃肠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2:1。该病很常见,在普通人群中,约1/3的人有与本病相关的症状。功能性胃肠病除了以上症状外,还会表现为过敏性结肠症状,如腹胀或不适、腹泻便秘、餐后腹痛,以及其他胸闷、气短、心悸、手足出汗、头面部发热和头晕等症状。

  这种表现复杂的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精神因素 研究表明,本病患者多数存在焦虑、抑郁、心绪不宁或疑病症和恐癌症;少数有失眠、精神紧张、说话夸张等精神症状。另外,在该病发生和症状恶化时,常可找到精神受刺激或情绪波动的因素存在,如工作量骤增、经济负担加重、工作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休息时间少、下岗失业、亲人故去、人际关系不顺和家庭纠纷等。精神因素会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分泌及供血,最终致病。

  生理因素 即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的运动是指胃壁平滑肌的舒张和收缩活动,是胃对食物进行容纳、研磨、消化和转输的动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胃运动功能发生障碍,使食物在胃内滞留,不能及时将其顺利排入十二指肠,必然导致消化不良。

  此外,遗传与饮食也可引起。如父母患有此病,儿女也可能患此病,甚至有数代发病者。至于食物,有人发现酸性水果、新鲜色拉、香料、酒类、辣椒和浓咖啡等,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措施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预防功能性胃肠病发生的最好措施。对于已患病者,对凡可能引起发病的负性心理因素则均应避免;对有恐病症,特别是恐癌症者,要向其说明疾病情况,使其消除顾虑,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对精神紧张者给予安定剂,如利眠灵、硝基安定、舒乐安定、柏子养心丸、海乐神、谷维素等;对精神抑郁者应用阿米替林、路滴美、氟西汀或氯米帕明等;对精神焦虑者口服去虑平、佳静安定、速眠安等。

  治疗胃肠道症状,得根据相应的胃肠道症状用药,如腹痛者可选用阿托品、654-2、普鲁本辛、颠茄或胃疡平等;腹泻者可选用复方苯乙哌啶、洛哌胺(易蒙停)、鞣酸蛋白或复方樟脑酊等;便秘者可选用便塞停、酚肽、甘油栓、开塞露、番泻叶或麻仁润肠丸等。烧心、反酸者可选用乐得胃、洛赛克、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腹胀者可选用吗丁啉、西沙必利等;恶心呕吐者可选用维生素B6、灭吐灵、吐来抗或氯丁醇等;消化不良者可选用胃蛋白酶合剂、胰酶、多酶片、乳酶生、酵母片、香砂养胃丸或淀粉酶等。

  此外,还得注意饮食调节,少食多餐,进食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过冷、过热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等。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8-10-14 08:52:00浏览9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中暑有哪些症状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其症状涵盖体温升高、神经系统异常、循环系统表现等方面。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可给予适量淡盐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饮品,但要注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1、体温升高:这是中暑最为直观的症状之一。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散热困难,体温调节中枢失控,便会导致体温急剧上升。轻症中暑时,体温可能达到38℃以上;而在重症中暑阶段,体温甚至可飙升至40℃及以上。2、神经系统异常:中暑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显著影响。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感觉头部昏沉、胀痛,仿佛有重物压迫。随着病情进展,还会伴有恶心、呕吐,这是因为中暑引发的身体应激反应刺激了胃肠道。部分患者会表现出精神萎靡,神情倦怠,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3、循环系统表现:中暑状态下,循环系统也会出现一系列异常。由于高温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为了维持机体供血,心脏需加大泵血力度,从而引发心率加快,患者可自觉心慌、心悸。同时,体表血管扩张会使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进而出现面色潮红。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如高热不退、意识不清等,务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进行专业的降温、补液等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高温天气下,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预防中暑的发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