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是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今年75岁,平日生活规律,非常注意饮食结构与养生之道。可不知为什么,近来发生了便秘。详细询问之下,方知张老过分注意自己的排便规律,他把一天一次按时排便当做健康的保证,偶有排便延迟便误认为便秘而服用泻药。由于泻药常使结肠过度排空,结果推迟了下一次排便,于是张老就继续服泻药。
这样久而久之,张老进入了恶性循环。结果,结肠功能紊乱和直肠反射感受性降低找上了张老,他出现了真正的便秘。所以,老年人应该首先弄明白,什么情况才属于真正的便秘。
我们平常所说的便秘,也叫习惯性便秘,是指每周自发完全通畅排大便少于2次,持续3个月以上,且便硬,排便不畅、费力。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在冷热交替的秋季,便秘发作非常频繁,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与他们的自身特点相关。
①消化器官功能降低,咀嚼、吞咽困难,导致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大便干燥。
②年老体弱,活动少,膈肌、腹肌、肠壁平滑肌及提肛肌等收缩力普遍下降,肠蠕动减慢,排便缺乏动力,导致食物残渣在结肠中运行过程延长,大便秘结。
③结肠黏液分泌减少,大便与结肠间缺少润滑。
4内脏感觉减退,对排便反应的敏感性降低。结肠蠕动时,老人感觉有时不明显,不能促其及时排便。
⑤患有肺气肿、肺心病的老人屏气能力差;患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老人排便时不敢用力;有痔疮、肛裂的老人为避免疼痛或出血,有意抑制排便;卧床的老人对排便的体位不适或不习惯在床上排便;甲状腺机能降低或维生素B族缺乏、神经性脊髓病变等,均可引起便秘。
⑥老年人用药较多,某些药物,如收敛剂、神经节阻滞剂、止咳剂等,均可引起便秘。
⑦进水量少,整个消化道水分少,使粪便的含水量少而硬。
⑧老年人常有的精神抑郁、焦虑、烦躁等也是便秘的原因。
便秘的危害非常多,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其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这对老年人是一个严重的潜在威胁。所以便秘的老人一定要要到医院就诊,请医生及时诊断并处理。
(实习编辑:陈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