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慢性胃炎 中药治疗又预防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也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症状有上腹部隐痛,进食以后有饱胀感,食欲不振等,严重的还会有胃出血。

  大家知道,胃默膜能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分解和消化食物,但它们并不消化自身的胃壁组成,胃刻膜还能防止酸和酶的破坏作用。如果胃劾膜的这种抵抗力降低,就可能发生慢性胃炎。喝酒、暴饮暴食、精神紧张和某些药物,都可能削弱胃新膜的抵抗力,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胃粘膜的损害特别大。

  吸烟也和慢性胃炎有密切的关系, 70%的慢性胃炎患者是吸烟的。每天吸一包烟的人,发生慢性胃炎的机会比其他条件相同的不吸烟者要高好几倍。此外,肺气肿肝硬化等慢性疾病也会削弱胃励膜的功能,所以患者容易并发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有时与贫血、胃息肉、脑垂体机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不足等疾病同时存在,所以患者应请医生检查是否有这些伴随的疾病。有个别慢性胃炎的病人会发展为胃癌,所以有许多患者常常为此而担心,这种恐惧是不必要的,因为恶变是非常罕见的情况。如果为此而忧虑,又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平衡,引起胃肠的功能紊乱,加剧病变的发展。

  对于慢性胃炎的防治,必须饮食有规律,进食定时定量,戒酒忌酒,不吃辛辣的刺激性食物,避免服用损害胃就膜的一些药物,氢氧化铝凝胶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所以常用来治疗慢性胃炎。

  中药治疗,应当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辩证论治,常用的药物有柴胡、白芍、郁金、香附、木香、延有索、金铃子、香椽皮等。针炙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主穴是中俄足三里、内关,备穴是上院、鸠尾、气海、天枢。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8-10-08 08:11: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性胃炎中医怎么调理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具体如何调理需根据证型来判断。其根据中医辨证,可以分为外寒内滞、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胃阴不足的证型进行针对性调理。1、外寒内滞患者如果出现不思饮食,嗳气呕恶,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濡等。可遵医嘱服用香苏散。香苏散的功效是疏风散寒、理气和中。服药期间要清淡饮食,忌烟酒,忌油腻食物,注意防寒保暖,还要保持愉悦心情。2、肝郁气滞若患者脘腹痞闷,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呕恶嗳气,或吐苦水,大便不爽,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可遵医嘱服用越鞠丸、枳术丸,可以健运脾脏,消除痞满。3、脾胃虚弱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功效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4、胃阴不足有饥不欲食,恶心嗳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表现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丁香益胃汤。益胃汤具有养阴益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胃阴不足,其不良反应及禁忌尚不明确,建议患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服用。平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慢性胃炎,建议及时就医。上述药物需要由中医辨证后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性胃炎喝中药越喝越难受
慢性胃炎是西医疾病名称,在中医一般称为肝胃不和。出现肝胃不和喝中药越喝越难受,一般是用药错误造成,但也不排除是中药成分刺激、胃阴虚火旺等因素造成,建议根据以上因素选择适当方法,改善症状。1、用药错误如果患者患有肝胃不和,未咨询专业医师中药使用方法,有可能会出现空腹用药物,对病变位置产生刺激,出现胃部难受、胃部发胀等症状。如果需要使用以上药物,需要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以免造成自身健康受损。2、中药成分刺激部分中药成分可能会对胃脏器官产生刺激,影响胃脏基础代谢功能正常运行,可能会有胃痛、胃胀、食欲下降等症状。如果上述症状持续加重,需要配合医生停止服用中药,避免加重胃脏受到的伤害。3、胃阴虚火旺可能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经常食用辛辣油腻食物、长期处于潮湿炎热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胃脏火气含量过多,引发的一类中医病症,出现排便次数增加、体型消瘦、精神状态较差、说话有气无力等症状。建议患者按医嘱使用养胃舒软胶囊、参梅养胃颗粒等药物治疗疾病。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脾胃虚寒等疾病发作导致。建议根据病因选择药物治疗方法,改善症状。若无法采用以上方法缓解病情,建议及时就医。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幽门螺旋杆菌和慢性胃炎可以喝什么中药
幽门螺旋杆菌一般指幽门螺杆菌。一般情况下,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胃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柴胡舒肝散、舒肝健胃丸、温胃舒胶囊、保和丸、香砂六君丸进行治疗。1、柴胡舒肝散柴胡舒肝散主要是由茯苓、麸炒枳壳、酒白芍等中药组成,具有疏肝理气、消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慢性胃炎、肝气不舒引起的胸胁痞闷、呕吐酸水、食滞不消等症状。2、舒肝健胃丸舒肝健胃丸主要是由柴胡、香附、枳壳、白芍等中药组成,具有疏肝开郁、导滞和中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呕吐酸水、食欲减退等症状,也可以用于辅助治疗慢性胃炎。3、温胃舒胶囊温胃舒胶囊主要是由党参、附子、砂仁等中药组成,具有温胃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胃脘凉痛、饮食生冷或寒邪犯胃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冷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怕冷肢寒等症状。4、保和丸保和丸主要是由六神曲、半夏、莱菔子等中药组成,具有消食导滞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食积停滞引起的不思饮食、脘腹胀满以及嗳腐吞酸等症状。5、香砂六君丸香砂六君丸主要是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虚气滞引起的脾失健运、脘闷不舒或食少倦怠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不可以自行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反应。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可以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