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由山东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主持研究完成的“胃、肠肿瘤中p16、CyclinD1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通过科研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胃癌、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越来越多疾病的致病基因被揭示,部分疾病还将通过基因治疗而治愈。现在已确切地认为肿瘤是一种多基因病变。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之一是细胞失腔性生长,在基因水平上则表现为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癌基因的激活以及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表达的紊乱。胃癌、大肠癌有共同的祖细胞来源,可能存在着共同的基因异常。该课题在众多肿瘤相关基因中选择了p16、CyclinD1这一对基因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在胃肠肿瘤中的表达情况。p16是近年来发现的多种肿瘤抑制基因,与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4(CDK4)结合后抑制细胞生长;CyclinD1是细胞周期素的一种,已被看作癌基因,与CDK4结合后促进细胞生长;当p16缺失或CyclinD1表达增强均会引起细胞失控性生长而形成癌肿。
该研究历时5年时间,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随访,应用m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486名患者。结果发现,正常胃肠黏膜中p16的阳性表达率均大于90%,CyclinD1无表达;随病变加重,p16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结果显示:在胃癌、大肠癌中p16的阳性表达率均下降到25%左右,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增长到70%。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无转移者p16的阳性表达率低,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经随访两年,在死亡的患者中,100%的胃癌均为p16无表达,CyclinD1阳性表达;92%的大肠癌为p16无表达,CyclinD1阳性表达,这说明p16、CyclinD1与胃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密切关系。该研究还首次发现了p16、CyclinD1的交叉共表达现象,揭示了肿瘤发生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复杂性。
(实习编辑:陈占利)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六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微创外科中心)
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肿瘤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临汾市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本溪县田师傅镇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平路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大同区臣里屯化建街54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新工街28号(夏津县卫生局对过)
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1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