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得了胃溃疡 千万别“紧张”

  张先生是一家外企的销售人员,由于工作原因,吃饭经常没规律。这一阵子,张先生饭后经常感到上腹不适,隐隐作痛。开始以为是消化不良,谁知持续了近一个月,去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患上了胃溃疡

  胃溃疡“餐后痛”

  消化内科专家说,胃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病,多发生于青壮年。胃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多在饮食失调、过度劳累时发生。胃溃疡疼痛位于中上腹部,患者常常感觉到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消化不良等症状,甚至还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胃溃疡疼痛多于餐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在下次进餐前疼痛已消失,即所谓“餐后痛”。

  过冷过热食物都需防

  专家说,胃溃疡泛指胃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液所消化(自身消化)而造成的坏死糜烂。正常情况下,胃粘膜和碱性的粘液对胃起着保护作用,但胃又随时受着 胃液、食物或病原菌的刺激。当保护因素和攻击因素失去平衡时,就发生胃溃疡。

  胃溃疡病的发生主要由于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刺激和某些病原菌的感染。物理方面的刺激主要是患者食物了粗糙的、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雪菜、竹笋类、干果类,干豆类及易产气的食物。化学方面的刺激主要来自于烈酒或浓茶,还有腌制品,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对胃粘膜有害的化学物质。病原菌的感染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发现,在胃溃疡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为70%~90%。

  精神紧张也易患胃溃疡

  专家强调,除了饮食方面,胃溃疡的病因还与遗传因素和情绪波动、过度劳累有关。情绪不良、精神紧张都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胃酸的分泌,又影响胃肠道黏膜的血液营养供应,而引起溃疡病。如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青年在过度劳累、终日处于紧张状态时出现胃溃疡甚至出血。

  患者少喝牛奶

  胃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预后良好。如及早就诊,治愈率为90%。但是如果贻误就医,可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等四大并发症。

  预防胃溃疡很简单: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有规律,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必须矫正的是,很多胃溃疡患者常把牛奶当作溃疡病的饮食治疗。牛奶虽能一时稀释胃酸,但其所含的钙和蛋白质更能刺激胃酸的分泌。所以,胃溃疡患者常饮牛奶并不利于胃溃疡愈合。胃溃疡患者每日饮用牛奶不应大于250克。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8-09-15 08:23:00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甲减的症状与治疗
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症状包括代谢减慢、神经系统异常及心血管系统改变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调理、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一、症状:1、代谢减慢:甲减患者常表现为代谢率降低,症状包括畏寒、乏力、体重增加。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足,机体产热减少,患者对寒冷环境敏感。基础代谢率下降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即使饮食量未增加,体重也可能上升。此外,患者常感到疲劳,日常活动能力下降。2、神经系统异常:甲减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及反应迟钝。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抑郁情绪或情绪波动,严重者甚至出现嗜睡或昏迷。这些症状与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减弱有关。3、心血管系统改变:甲减患者常出现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及血压偏低等心血管系统症状。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直接刺激作用减弱,患者可能出现气短或胸闷。4、皮肤与毛发改变:甲减患者皮肤常表现为干燥、粗糙及脱屑,毛发稀疏、易脱落。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足,皮肤代谢减慢,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皮肤干燥。二、治疗:1、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适当增加体力活动以改善代谢状态。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缓解乏力症状。2、饮食调理:建议患者摄入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以改善便秘症状。对于碘缺乏引起的甲减,可适量增加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但需避免过量摄入以免加重甲状腺功能异常。3、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是甲减的核心治疗手段,常用药物为左旋甲状腺素。左旋甲状腺素的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化调整。甲减患者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同时,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以确保药物剂量的准确性。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甲减最开始的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因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引发的全身性代谢减低综合征,其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心率减慢及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与甲状腺激素对能量代谢、神经传导及器官功能的调控作用密切相关。1、畏寒:甲状腺激素通过激活细胞线粒体产热过程维持体温平衡。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基础代谢率可降低,导致机体产热减少。患者会出现对冷刺激敏感,即使环境温度适宜也需额外保暖,冬季症状尤为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皮肤干燥、毛发稀疏,与汗腺及毛囊代谢受抑制有关。2、乏力: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葡萄糖和脂肪分解供能。甲减时,ATP生成减少,肌肉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骨骼肌收缩力下降。患者常感持续性疲劳,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日常活动如爬楼梯、家务劳动等会明显加重疲劳感,部分患者出现运动后肌肉酸痛,与乳酸代谢异常相关。3、心率减慢:甲状腺激素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加快窦房结起搏频率。甲减时,心肌细胞β受体密度下降,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患者静息心率常低于60次/分,可伴有心悸、气短,活动后尤为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进一步影响心脏功能。4、食欲减退: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及消化酶分泌。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频率降低,患者表现为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常伴腹胀、便秘。部分患者因代谢减慢出现体重增加,与热量消耗减少及水钠潴留有关。对于出现上述症状者,建议尽早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确诊后可能需要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另外,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预防黏液性水肿、心包积液等并发症。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即甲减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亢,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早产流产等后果。备孕女性应在孕前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甲状腺疾病。1、胎儿发育迟缓: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孕期甲减会使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足,影响胎儿细胞的代谢和增殖,导致胎儿生长缓慢,出现胎儿体重偏低、身长增长滞后等发育迟缓的表现。而甲亢时,孕妇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物质消耗过多,也可能导致胎儿获得的营养不足,进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2、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在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起着关键作用。孕早期胎儿的甲状腺尚未发育完全,其甲状腺激素主要依赖母体供应。若孕妇甲减,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细胞的分化、增殖以及髓鞘形成,增加胎儿智力发育障碍、认知能力低下、听力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患有先天性呆小症,表现为智力迟钝、身材矮小、面容呆滞等。3、早产流产: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孕妇体内的激素平衡和内环境稳定。甲减可能使子宫平滑肌收缩能力减弱,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增加流产的风险;而甲亢则可能导致孕妇交感神经兴奋,子宫收缩增强,容易引发早产。一旦确诊甲状腺功能异常,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确保孕期母婴健康。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孕期便秘使劲拉会影响胎儿吗
孕期便秘使劲拉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在怀孕期间容易出现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等情况,而过度用力排便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孕期便秘的原因多样,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肠道平滑肌松弛,蠕动减慢,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起便秘。增大的子宫压迫肠道,也会阻碍粪便排出。此外,孕期活动量减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都可能加重便秘情况。当孕妇用力排便时,腹压会急剧升高,这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过高的腹压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若子宫收缩频繁且强烈,可能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尤其在孕早期和孕晚期,这种风险相对更高。同时,腹压变化还可能影响子宫内胎儿的血液供应,短暂的血液供应减少虽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长期或频繁出现,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针对孕期便秘,处理方法有多种。首先从饮食方面调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等,以及水果,像苹果、香蕉等,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软化粪便。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足够的水,有助于粪便排出。若饮食调整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使肠道内渗透压升高,保留水分,促进排便;也可使用开塞露,通过润滑肠道、刺激肠壁来促进排便,但该药物不宜长期使用。孕期要预防便秘,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尝试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在马桶上坐几分钟,培养排便反射。适当增加活动量,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久坐久卧,保持适量运动。如果便秘情况严重或伴有腹痛、阴道出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