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胃癌的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

  (一)环境因素 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率的明显差别说明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

  食盐可能是外源性胃癌诱发因素之一,居民摄入食盐多的国家胃癌发病率也高。亚硝胺类化合物已成功地在动物体内诱发胃癌。熏制的鱼肉含有较多的3,4-苯并芘(benzopyrene);发霉的食物含有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后外面覆有滑石粉,其化学性质与结构都与石棉纤维相似,上述物质均被认为有致癌作用。

  (二)遗传因素 某些家庭中胃癌发病率较高。一些资料表明胃癌发生于A血型的人较O血型者为多。

  (三)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可能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对癌症的免疫监督作用下降,在胃癌发生中有一定意义。

  (四)癌前期变化 所谓癌前期变化是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这种病变如不予以处理,有可能发展为胃癌。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期状态(precancerous conditions)与癌前期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1。胃的癌前期状态

  (1)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2)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患者中10%发生胃癌,胃癌的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虽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变率却为15%~40%。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见,而癌变率仅1%。

  (4)残胃: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瘤称残胃癌。胃手术后尤其在术后10年开始,发生率显著上升。

  (5)良性胃溃疡:胃溃疡本身并不是一个癌前期状态。而溃疡边缘的粘膜则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与恶变。

  (6)巨大胃粘膜皱襞症(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经巨大胃粘膜皱襞漏失,临床上有低蛋白血症与浮肿,约10%可癌变。

  2。胃的癌前期病变

  (1)异形增生与间变:前者亦称不典型增生,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可逆的病理细胞增生,少数情况不可发生癌变。胃间变(anaplasia)则癌变机会多。

  (2)肠化生:有小肠型与大肠型两种,小肠型(完全型)具有小肠粘膜的特征,分化较好。大肠型(不完全型)与大肠粘膜相似,又可分为2个亚型:Ⅱa型,能分泌非硫酸化粘蛋白;Ⅱb型能分泌硫酸化粘蛋白,此型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8-08-30 08:16:00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口腔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哪些
口腔常见的癌前病变主要有口腔黏膜白斑病、口腔黏膜红斑病、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口腔血管瘤、口腔扁平苔藓等。1、口腔黏膜白斑病口腔黏膜白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有白色或灰白色的斑块,边界清楚,表面粗糙,有时会出现溃烂、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鱼肝油等药物进行治疗。2、口腔黏膜红斑病口腔黏膜红斑病是指口腔黏膜上出现鲜红色或暗红色的斑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口腔黏膜充血、糜烂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A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3、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一种口腔黏膜的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有白色或灰白色的纤维条索,条索状质地较硬,患者还会出现张口受限、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E等药物进行治疗。4、口腔血管瘤口腔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口腔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有鲜红色的肿块,肿块边界清楚,质地柔软,有时会出现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普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5、口腔扁平苔藓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有白色条纹、丘疹等,可伴有充血、糜烂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许鹤洋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胃增生性胃息肉是癌前病变吗
胃增生性胃息肉不一定是癌前病变,是否癌变需要取决于患者是否及时接受治疗以及息肉的囊肿大小等方面综合考虑的。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胃增生性胃息肉是指在胃体黏膜表面隆起性的肿物病变,属于胃息肉的一种,多因胃炎反复刺激导致出现的息肉。胃增生性胃息肉以胃底腺型息肉多见,HP感染率相对较少,治疗上可以选择胃镜下直接钳除或电切治疗,同时辅以口服抑酸药物。胃增生性胃息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切除以后定期随访就可以,癌变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引起胃增生性胃息肉的原因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不良的饮食习惯等有一定关系,可能会使局部组织增生。患者容易出现胃部反酸、恶心、消化不良、厌食、体重下降等症状。当出现上述症状以后,如果患者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可能会发生癌变。建议患者可以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式进行判断,并及时采取手术切除息肉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存在癌变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氟尿嘧啶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药物辅助治疗,可以起到杀死残留癌细胞的作用。 综上所述,胃增生性胃息肉在一般情况下不属于癌前病变,但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观察身体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严重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