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胃癌检测有绝招!

  众所周知,癌症预防分为三级,即:Ⅰ级预防——病因学预防,Ⅱ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Ⅲ级预防——治疗。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自“七五”以来,一直把肿瘤早期发现方法的研究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

  医学发展到今天,尽管我们对癌症的病因仍然不明确,但肯定的是,惟有Ⅱ级预防——“三早”才是当前彻底防治癌症的出路,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早期发现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癌症若能早期发现,90%以上的患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从这点意义上讲,癌症并不是绝症,也不等于死亡!因此早发现与否,已成了癌症患者生与死的分界线!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各地医院的首诊病人,早期癌仅占10%以下,90%以上的患者失去了战胜癌症挽救生命的宝贵时机。可见,提高癌症早期发现率已刻不容缓!

  现实问题是,如何提高癌症的早期发现率呢?我们必须采用易于接受的筛查方法,即灵敏度高、使用简便、无痛苦、价格低廉,才能在广大群体中普及,才能在众多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更多的早期癌症或癌前期病变患者。真正做到“三早”。

  A 当前医学上通行的肿瘤临床筛查方法:TM(肿瘤标记物)

  当前在医院里普遍通行肿瘤临床诊断方法TM(肿瘤标记物),这个方法最早诞生于1978年,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也是基础研究的大方向。但直到现在,鉴于很多的技术瓶颈尚未解决,因此“TM”至今还是不能广泛用于普查、初筛肿瘤。目前,它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有肿瘤家族史和有症状的人员筛查:如肝硬化患者检测AFP,大于50岁的男性前列腺腺瘤患者检测PSA等;

  2.初步诊断后测定:以确定该名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的一般水平(个体参考水平)是多少,为以后观察该项指标确立参考值;

  3.预后和复发提示:通常肿瘤标志物的基础水平越低,预示的肿瘤不再复发的可能性越高,存活期越长;

  4.治疗检测:肿瘤标志物手术后水平较手术前下降,说明肿瘤切除完全,治疗有效。

  为什么TM不能用于早期癌症的筛查呢?

  1.现在常用的所有肿瘤标志物,都不能提示出某个特定器官发生了肿瘤,也不能指示出发生了某种肿瘤。而且,由于每个个体在发生恶性疾病之前,各种肿瘤标志物的个体正常水平相差很大,可能非常低,也可能接近参考范围上限值,甚至偶尔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因此,健康个体参考范围上限并无绝对意义,出现超出参考范围时也不能说明一定患了恶性肿瘤。

  2.血中标志物的浓度与肿瘤体积的大小成正比,因为只有肿瘤细胞的大量分泌、崩释、坏死后,癌细胞内的特异性蛋白才向血、尿中释放。肿瘤体积越大,癌细胞分泌越多,坏死越多,向血内释放的标志物就越多,所以在癌症的早期,癌细胞的数量不多,分泌少、坏死、死亡细胞也很少,血液中标志物的浓度很低,难以测出;

  3.真正意义上存在的TM都必须满足特异性、敏感性两大前提,但在临床上看来,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具有特异性蛋白表达,以肝癌AFP为例,只有70%--80%的肝癌病人血中有AFP出现,20%的病人是阴性反应;再譬如,大肠癌患者中只有50%人出现CEA。再者,PSA在前列腺患者中也只有50%呈阳性反应。

  B 国际上癌症初筛方面判断一种技术是否成熟有如下三个指标:

  1 初筛的癌症患者检出率。

  2 早癌检出率。

  3 被检出癌症患者的5年存活率。

  目前,应用肿瘤标记物的方法在以上三个指标方面都没有理想的临床报告,因此不能作为癌症初筛的方法。而“隐血防癌筛查试剂盒”经过20多年100万人次的检查,相关的数据如下,如胃癌为例:

  1“隐血防癌筛查试剂”初筛的阳性率为10%左右,癌症检出率为阳性人群的5%左右,这样的临床结论证明“隐血防癌筛查试剂”是有效的。

  2 检测结果显示,早期胃癌占检出癌症人群的75%左右,这真正实现了癌症的Ⅱ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 经过治疗,这些胃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为96%。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8-08-07 08:49:00浏览24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松弛吃什么能紧致、每天可以按摩吗
皮肤松弛可食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等。食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直接改善皮肤松弛。每天可以按摩,但需注意手法。1、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胶原蛋白是维持皮肤紧致有弹性的关键物质,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下降。食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鱼皮、鸡爪等,可为皮肤补充胶原蛋白原料。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自由基对皮肤的损伤,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富含维生C,可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部分需求,有助于增强皮肤抵抗力,保持皮肤光泽与弹性。坚果类食物如杏仁、核桃富含维生素E,杏仁可直接食用,或搭配酸奶、水果制作成沙拉,核桃可用于制作糕点、饮品,能帮助皮肤对抗氧化应激,延缓皮肤衰老,改善松弛状况。3、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蓝莓、绿茶等富含抗氧化剂,可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皮肤细胞损伤。蓝莓含有大量花青素,抗氧化能力强,可直接食用新鲜蓝莓,也可将其制作成蓝莓果酱涂抹面包。4、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三文鱼、橄榄油等富含健康脂肪,如Omega-3脂肪酸,能保持皮肤水分,减少皮肤炎症,提升皮肤弹性。三文鱼肉质鲜嫩,可采用清蒸、烤制等烹饪方式,能为身体补充 Omega-3脂肪酸。橄榄油常用于凉拌菜或低温烹饪,其富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皮肤质地,让皮肤更加紧致、有光泽。改善皮肤松弛状况,除饮食调整外,保持充足睡眠至关重要,每晚应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利于皮肤新陈代谢。做好防晒措施,紫外线是导致皮肤老化松弛的重要因素,外出时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等。定期进行皮肤护理,使用合适护肤品,帮助皮肤保持水分和弹性。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盆底肌修复能缩阴紧致吗
盆底肌修复通常能辅助缩阴紧致。通过专业的盆底肌修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盆底肌的状态,进而辅助实现缩阴紧致的效果,但其并非缩阴紧致的唯一手段,且效果存在个体差异。盆底肌是一组复杂的肌肉群,其中包括环绕阴道的肌肉纤维。这些肌肉的正常收缩和舒张,维持着阴道的张力和弹性。在妊娠、分娩等过程中,盆底肌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其收缩能力下降,进而使阴道松弛。当盆底肌受损后,对阴道的支撑作用减弱,阴道壁就容易出现松弛、下垂等情况,影响性生活质量及女性的生活舒适度。而通过修复盆底肌,增强其收缩力,能够重新对阴道起到良好的支撑和紧致作用,改善阴道松弛状态。盆底肌修复主要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如电刺激疗法,利用不同频率的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引起肌肉被动收缩,从而增强肌肉力量。康复训练则包括凯格尔运动等,通过患者自主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锻炼肌肉的耐力和协调性。当盆底肌经过修复和锻炼后,肌肉纤维增粗,肌肉力量增强,其对阴道的包裹和支撑作用得以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缩阴紧致的效果,改善阴道的松弛状况,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产后女性或有盆底肌松弛问题的女性,应尽早进行盆底肌评估。若确定存在盆底肌松弛,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盆底肌修复。若盆底肌松弛严重,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咨询医生,考虑盆底基底组织重建手术等方法。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松弛吃什么能紧致皮肤
皮肤松弛可通过食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等来辅助调理。1、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猪蹄、鱼皮、鸡爪等食物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维持皮肤弹性和紧致的关键成分,能支撑起皮肤组织。日常适当食用上述食物,可采用炖煮的方式,每周2-3次,有助于补充胶原蛋白,增加皮肤弹性,辅助改善皮肤松弛状况。但需注意,这类食物脂肪含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肥胖等问题。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橙子、柠檬、猕猴桃等水果富含大量维生素C,西兰花、菠菜等蔬菜则富含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有助于增强皮肤的紧致度和光泽度。例如每天食用一个橙子或一杯鲜榨橙汁,能为身体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3、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瘦肉、鱼肉、鸡蛋、牛奶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维持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和更新,增强皮肤的修复能力,对改善皮肤松弛有积极作用。每天保证摄入一定量的瘦肉、一个鸡蛋和一杯牛奶,可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在通过食物辅助紧致皮肤时,要保持饮食均衡,各类食物合理搭配,不可过度依赖某一类食物。同时,要注意防晒,紫外线会加速皮肤老化,导致皮肤松弛加剧。坚持适量运动,如瑜伽、慢跑等,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代谢功能,对皮肤健康有益。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松弛吃什么药能紧致
皮肤松弛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多种药物进行改善,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氧化药物、雌激素类药物、维A酸类药物以及中药等。1、抗氧化药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能对抗自由基损伤,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强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软胶囊补充,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避免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引起腹泻、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2、雌激素类药物: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皮肤变薄、弹性下降,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雌二醇或局部使用结合雌激素乳膏等药物,以增强皮肤保湿及胶原含量。但使用时需警惕血栓及激素依赖性肿瘤风险。3、维A酸类药物:外用维A酸(如他扎罗汀乳膏、异维A酸凝胶)可刺激成纤维细胞活性,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生成,改善皮肤质地,使用时应遵循医嘱,密切监测身体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异常问题。4、中药:部分中药可通过改善微循环、调节气血或抗氧化作用辅助缓解皮肤松弛。临床常用方剂包括八珍汤、归脾汤等;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六味地黄丸等。需注意,中药疗效个体差异显著,需经中医师辨证后使用,避免自行配伍。皮肤松弛的改善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和具体原因。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必要时可结合医美手段,如热玛吉、超声刀等,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