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详解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系指具有慢性或复发性消化不良症状,持续至少4周以上,而各种客观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恶性肿瘤、胰腺或胆道疾患等。临床常表现为早饱,也可有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不适、烧心、恶心、呕吐、腹胀等,相当于中医学之“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西医治疗多根据症状采用促胃动力药治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尤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具有消除症状快、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显示出较好趋势。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不限于某一单个器官或疾病的过程,可有多种病因,而且这些症状往往不能与病理变化联系起来,一般胃镜和X线检查只发现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球炎”,而无其它器质性病变。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诱因很多,其中精神因素作为发病诱因比较常见。精神紧张或抑郁状态下,胃的运动与分泌减弱,甚至可能停止,在抑郁,灰心时,肠蠕动呈抑制状态,焦虑或抑郁的心理状态可引起体内某些激素分泌的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从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气滞血瘀等。其中以肝郁脾虚、肝胃不和较为多见。患者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致肝气失于条达,进而影响脾胃运化,其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 。临床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或早饱,有的可兼有持续性或发作性上腹部疼痛不适,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反酸等症状。 认为FD临床多存在脾虚兼邪、虚实夹杂。 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情绪,治疗前精神症状与健康人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证实FD与精神症状相关。

  目前,西医治疗FD,主要应用胃动力药或全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普瑞博思(西沙比利)等,虽有一定疗效,但尚需配合胃粘膜保护剂、抑酸剂等,用药繁杂,且用药日久有一定毒副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行气药与某些健脾理气药具有促动力作用,其促动力作用与西药相当,另外又具有全身调节作用,而乏副反应,具有良好开发前景。在中医药治疗FD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治疗FD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本,配合促胃动力西药,取二者之长,标本兼治,故能取得良好疗效。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8-08-04 08:40:00浏览1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