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你问我答 胃食管反流病清楚啦

  问:我饭后有时会有食物“反上来”的现象,这是不是胃食管反流病?

  三九健康网: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尤其在餐后发生,是一种生理现象。只有当反流产生症状,如出现烧心、反酸、反胃、呕吐、胸骨后疼痛(烧灼感)、咽部不适、甚至吞咽困难等或导致并发症时,才被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食管反流病相当多见,近年来随饮食结构的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确诊需要X线、内镜等相关检查。

  问:我患胃食管反流病多年,治疗效果不好,请问可以手术治疗吗?

  三九健康网:目前国内还没有开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手术治疗,治疗此病主要靠一般性治疗(生活指导控制反流)和药物治疗。治疗的预期目标是先减少或控制反流,也就是消除症状,然后再治疗或治愈反流性食管炎。目前药物治疗多以增加屏障功能、减少胃酸刺激为目的,尤以抑酸药为主。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是最有效的药物,有强有力的抑酸作用,通过中和胃酸,保护食管黏膜,促进黏膜炎症愈合。应该说,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90%以上食管内炎症都会愈合。

  问:我患胃食管反流病,服过法莫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效果都不错,但停药后不久都会复发,怎么办?

  三九健康网:目前西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主要作用机制在减少反流物对组织的损害,如抗酸剂和抑制剂等,但没有从病因上治疗以减少反流。故临床上,抑酸药治疗本病有疗效,但复发率高,往往一停药就反复。中医认为此病是中焦气机失调所致,在治疗上以中医传统理论“中焦如枢,非平不安”为指导,使用适度升降之中药,调整失常的中焦气机,往往可获得理想的疗效。比如,我院拟定有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专方,经临床观察可显著改善症状,见效快、复发率低,而且服用方便、依从性好、费用低廉。

  问:我很喜欢吃甜食和油腻食物,这跟我患上胃食管反流病是否有关系?

  三九健康网:是的,喜欢吃甜食、油腻食物的人容易得胃食管反流病,其他与饮食有关的病因还有经常进食过饱、爱喝酸性饮料、嗜好辛辣、抽烟及饮酒。此外,经常便秘、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的人,也较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症状。所以,患者应尽量改变以上饮食生活习惯,以加快康复。

  问:自从我听从病友建议每次饭后散步1小时后,烧心、反酸等症状明显减轻,这是什么道理?

  三九健康网:胃食管反流病和体位有密切的关系。饭后不要躺着,睡前2小时不要进食,睡觉时上身略垫高让体位呈斜线,捡东西时保持上身直立等措施,均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你饭后长时间散步的办法,其实就是保持了上身直立的姿势,使胃内的东西不能轻易进入食管。另外,肥胖的人腹压较高,也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病。多散步有望保持理想体重,也可能对本病患者有利。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8-08-01 08:21:00浏览1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妊娠呕吐中医治疗用什么经方
妊娠呕吐可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包括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温胆汤和青竹茹汤等。1、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的妊娠呕吐,使用时需遵医嘱。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生姜、大枣等。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健脾益气,半夏、生姜降逆止呕,砂仁、木香、陈皮理气和中。全方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适用于呕吐清水、不思饮食、头晕体倦等症状。2、加味温胆汤:加味温胆汤适用于肝热型的妊娠呕吐。其主要成分包括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麦冬、芦根、生姜等。方中黄芩、黄连、竹茹清肝热,除烦止呕;枳实、陈皮宽胸和胃,调气降逆;半夏、茯苓、生姜除湿化痰,降逆止呕。此方具有清肝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适用于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满闷、口苦咽干等症状。使用时需遵医嘱。3、青竹茹汤:青竹茹汤适用于痰湿阻滞型的妊娠呕吐。其主要成分包括鲜竹茹、橘皮、白茯苓、半夏、生姜等。方中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竹茹除烦止呕;茯苓、生姜健脾温胃,渗湿止呕。此方具有化痰除湿、降逆止呕的功效,适用于呕吐痰涎、胸膈满闷、头晕目眩等症状。使用时需遵医嘱,根据病情调整药物配比和用量,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妊娠呕吐的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上述方剂。同时,孕妇应注意饮食调理,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蒸菜等。可适当食用姜茶、柠檬水等缓解呕吐。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也有助于缓解妊娠呕吐。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妊娠呕吐最可能的原因
导致妊娠呕吐的非疾病因素主要是激素变化,疾病因素有胃炎、胆囊炎、妊娠剧吐等。如果孕妇出现严重、持续不缓解的呕吐,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尿常规、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怀孕后,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迅速升高,在孕早期达到高峰。高水平的hCG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排空功能,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随着孕周增加,hCG水平下降,症状多会缓解。若呕吐症状较轻,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少食多餐,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来缓解。二、疾病因素:1、胃炎:怀孕后,孕妇饮食习惯改变,胃肠道负担加重,易诱发胃炎。胃黏膜炎症刺激可导致呕吐。治疗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缓解症状。2、胆囊炎:孕期激素变化使胆囊排空时间延长,胆汁黏稠度增加,易诱发胆囊炎。胆囊炎症发作时,疼痛刺激可引起呕吐。病情较轻时,可通过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来缓解;若病情严重,可能需在产后遵医嘱考虑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3、妊娠剧吐:少数孕妇呕吐症状严重,发展为妊娠剧吐。除了hCG水平升高外,可能还与孕妇个体体质、维生素缺乏等有关。患者需住院治疗,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钾、镁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轻该症状。建议孕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空腹。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避免接触可能诱发呕吐的气味或食物。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出现的各种问题,若呕吐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立即就医。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头晕、眼花、呕吐怎么办
出现头晕、眼花、呕吐症状,可从休息与体位调整、饮食调节、药物缓解以及心理调节等方面进行调理。1、休息与体位调整:当出现症状时,应立即找安全、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因头晕导致摔倒受伤。若为直立性低血压引起的头晕,可尝试缓慢改变体位,如从卧位到坐位,再慢慢站立,给身体足够时间适应血压变化,减少头晕、眼花症状。2、饮食调节:若症状由低血糖引起,可迅速补充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果汁等。糖能快速被人体吸收,升高血糖水平,改善因低血糖导致的脑部能量供应不足,缓解头晕、眼花、呕吐症状。日常饮食中,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节食,定时进餐,维持血糖稳定。对于高血压患者,需控制盐摄入,减少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等,以减轻水钠潴留,利于控制血压。3、药物缓解:如果是高血压导致的头晕、眼花、呕吐,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其能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从而缓解因血压升高引起的不适症状。但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4、心理调节:精神紧张、焦虑也可能加重头晕、眼花、呕吐症状。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波动、血管收缩,加重头晕等不适。保持平和心态,有助于身体恢复正常状态。建议患者若头晕、眼花、呕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如血压监测、血糖检测、颈椎及脑部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定期体检,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密切关注身体指标变化。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妊娠呕吐什么时候开始减轻
一般而言,妊娠呕吐在妊娠早期达到高峰后,会逐渐减轻,这一过程通常在怀孕后的第10至12周开始。但孕吐的减轻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并非所有孕妇都会在这个时间段内感受到孕吐的明显减轻。此外,孕妇的激素水平变化、心理状态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孕吐减轻的时间。妊娠呕吐,即孕吐,是许多孕妇在妊娠早期经历的一种常见反应。大多数孕妇在怀孕后的第8至10周,由于体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达到高峰,孕吐症状也相应达到高峰。此后,随着孕期的推进,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逐渐趋于稳定,胃肠道的适应性也逐渐增强,从而使得孕吐的症状得到缓解。因此,大多数孕妇在怀孕后的第10至12周开始感受到孕吐的明显减轻。然而,也有部分孕妇的孕吐症状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可能在整个孕期都会偶尔出现孕吐。然而,孕吐减轻的时间区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孕妇的激素水平变化、心理状态等。个体差异方面,每个孕妇的身体状况、耐受性以及对激素变化的适应性都有所不同,因此孕吐的开始和减轻时间也会有所差异。激素水平变化方面,孕妇体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升高和下降速度会影响孕吐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心理状态方面,孕期压力大、焦虑、抑郁或情绪波动频繁的孕妇,可能会加重孕吐症状,使其持续时间延长。针对妊娠呕吐的情况,孕妇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胃肠道的蠕动。如果孕吐症状严重到影响进食和日常生活,孕妇应及时就医,咨询医生的意见,必要时接受专业的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