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不可忽视的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胸痛等一系列症状,并可致食管炎、反流物还可进入诸如咽喉部、肺等器官,引起多种疾病。有资料显示。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约有7%的成人每日有1次反流,15%的成人至少每月1次。我国缺乏系统的流行病学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发病率约为5。8%-9。4%,约占消化道门诊患者的10%。前不久,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和搜狐网健康频道联合公布了一项名为“品‘胃’健康人生”的全国网络调查报告。收集到的10830张有效问卷显示,有七成以上被访者的生活质量受到胃反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影响。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近六成被访者从未听说过胃食管反流病,并且在明显具有该疾病症状的人群中,主动就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为此记者就如何防治胃食管反流病访问了二军大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许国铭教授。

  记者:是什么原因造成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增加?

  许国铭教授(下简称“许”):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膳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食量增多;脂肪摄入增加,另外社会竞争激烈给人们带来巨大精神压力等等综合作用,成为胃食管反流病以较快速度、较大幅度增长的原因。

  相对于患者人数的增加,人们对这一疾病的了解却显得远远不够。这一方面除了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外,另一方面也跟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常与一些类似病症容易混淆有关。譬如:它最早的症状常常是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和睡眠障碍等。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心脏疾病,胃病、或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这就更应该提醒人们:出现类似身体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尽快查清原因,对症下药,以免延误时机。

  记者:胃食管反流病的危害在哪里?

  许:胃食管反流病的危害性,从眼前来说它所引起的身体不适,可能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而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则危害性更大,它可能引起食管溃疡、食管狭窄,诱发食管腺癌;不光在消化道产生许多疾病,还可导致咽喉炎、声带炎;反流至气管还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哮喘等,引起睡眼障碍。这些牵涉到消化道以外的五官科、呼吸科、神经心理等等相关疾病,有的患者胸口痛,误以为是患了冠心病,作出了错误的治疗,既危害了身体健康,增加痛苦,还额外支出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记者:确诊疾病的途径有哪些?

  许:专业的检查有:食管24小时pH监测,食管测压,胃镜检查等,一般病人对此有恐惧感,不太容易接受,对年龄在40岁以下,无肿瘤“报警”症状(出血、消瘦吞咽困难等)的患者,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试验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不是医师的普通人群也可进行自身判断。首先要明确,胃内的食物和胃液反流到食管,其“罪魁祸首”是胃酸,它刺激中性的食管黏膜引起的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开始。至今我们还不太清楚为什么会引起“反流”。在此情况下如果用强力的抑酸药,使反流到食管的胃液呈中性,那么即使有反流,也不会对食管黏膜起破坏作用,病人症状会迅速缓解(一般在3—5天),因而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后症状能迅速消失的,就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当然在判断时我们还是要请专业医师协助诊断,以免误诊。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8-08-01 08:12:00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长冻疮是气血不足吗
长冻疮并不是代表气血不足。对于容易长冻疮的人群,建议加强保暖措施。在寒冷天气外出时,要穿戴足够厚的衣物、手套、帽子等,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冻疮主要是由于皮肤在低温、潮湿环境下,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氧、缺血,进而引发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当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体表血管会强烈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维持核心体温。但持续的寒冷会使血管麻痹而扩张,血液瘀滞,组织液渗出,形成冻疮。这一过程主要与寒冷刺激直接导致的血管功能异常有关,并非直接由气血不足引起。即使是身体健康、气血充足的人,若长时间处于低温潮湿环境,且保暖措施不到位,同样容易长冻疮。其次,长冻疮的人群分布广泛,并非仅局限于气血不足者。在寒冷地区的户外工作者,如边防战士、野外勘探人员等,通常身体素质良好,气血状态正常,但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长时间受寒冷侵袭,冻疮发生率很高。另外,儿童也是冻疮的高发群体,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机能逐渐完善,多数不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但这类人群皮肤相对娇嫩,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较弱,且活动量大易出汗,若未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在低温环境下就容易长冻疮。这表明冻疮的发生更多取决于外部寒冷环境以及个人防护情况,而非气血状况。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肉类、蛋类等,有助于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脑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脑气血不足可通过运动锻炼、作息调整、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调理。该疾病通常指脑部血液供应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症状。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明确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调理。1、运动锻炼:日常生活中,适度进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更有效地输送到脑部,改善脑供血。也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运动,这些运动动作舒缓,能调节呼吸,促进气血流通,对改善脑气血不足有益。2、作息调整: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在11点前入睡,睡眠过程中身体各器官得以修复和调养,有利于气血的生成和恢复,可改善脑供血状况。避免熬夜,熬夜会损耗气血,加重脑气血不足症状。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定时起床和入睡,有助于维持身体生物钟的稳定,促进气血正常运行。3、药物治疗:对于气血不足较为严重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调理,如八珍汤,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具有气血双补的功效。归脾汤也常用于治疗,包含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等药材,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改善脑气血不足症状。若因血管狭窄等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可能需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尼莫地平、盐酸氟桂利嗪等,以增加脑部血液供应,但这些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定时活动身体,促进血液循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因为情绪激动易导致气血紊乱,加重脑气血不足。定期体检,检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若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防止其影响脑部供血。若调理一段时间后症状仍未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脑供血不足血管狭窄怎么办
脑供血不足血管狭窄可通过生活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进行干预。该疾病是多种原因致使的脑血管管径变窄,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进而引发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等。若不适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表现,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1、生活调整:保持合理饮食,减少腌菜、炸串、蛋糕等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取,有助于控制血脂、血糖和血压。坚决戒烟并限制饮酒,避免损害血管内皮或加重血管狭窄,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血管弹性。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管堵塞的风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血管狭窄的发展进程。若患有高血压,需使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控制血压;若患有糖尿病,则要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糖药控制血糖,减少对血管的损害。3、手术治疗:对于血管狭窄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适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通过切除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斑块,恢复血管内径,改善脑部供血。血管支架植入术是在狭窄血管部位放置支架,撑开狭窄血管,维持血流通畅,常用于颅内动脉狭窄等情况。不过手术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实施。4、中医治疗:补阳还五汤等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方剂可能对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有帮助,但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由中医师辨证论治后开具。针灸疗法选取头部及肢体的相关穴位,如百会、风池、足三里等,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脑供血不足症状。推拿按摩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不适。日常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与紧张,因为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波动,加重血管负担。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治疗方案。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以充分恢复。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脑供血不足喝当归黄芪党参红枣茶吗
脑供血不足多与气血亏虚等相关,当归黄芪党参红枣茶具有一定补气血功效,对因气血不足导致的脑供血不足可能有辅助改善作用,但不能替代正规治疗。脑供血不足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可由多种原因导致。若怀疑存在脑供血不足,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脑供血不足多与脑动脉硬化,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有关,这些情况可能导致血流受阻,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如果患者有颈椎病,颈椎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使脑部供血减少。血液成分改变也可引发脑供血不足,如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不能满足脑部对氧的需求,症状常见头晕、头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还可能伴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当归黄芪党参红枣茶中,当归能补血活血,黄芪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党参能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红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脑部血液供应,缓解相关不适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脑供血不足需根据病因治疗。若是脑动脉硬化所致,可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保持血管通畅。还可以使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通过降低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病情进展。对于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可通过颈椎牵引拉开椎间隙,减轻对椎动脉的压迫。在医生评估后,可适当饮用当归黄芪党参红枣茶辅助调理,但不能单纯依赖此茶治疗。建议患者定期体检,关注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肥肉、蛋糕等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脑供血不足相关症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要自行用药或依赖偏方。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