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胃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其它胃病

三方会谈 解决小明“蹊跷”胃病

举报/反馈
2008-06-22 07:26:0039健康网社区

  心理医生点评:

  “学校恐惧症”是儿童恐惧症中的一种。在中小学生学业紧张、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学校恐惧症时有发生,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据说,日本每年约有5万儿童因此而停课退学。

  学校恐惧症的主要特征就是患“胃病”者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惧怕心理。他们害怕去学校,害怕参加考试。如果身处于学校或教室内,就会引起明显的焦虑和惊恐,还会出现心神不宁、惶惶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腹痛呕吐、便急尿频等一系列的躯体症状。一旦他们离开学校,这些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会很快得到缓解直至完全消失。统计表明,学校恐惧症的患者多数是学校里老师公认的“好学生”,或者是虽然不是学习尖子,但也是循规蹈矩、从不惹是生非的“好学生”。

  学校恐惧症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性格缺陷。患学校恐惧症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胆小多疑,过于敏感。他们常常感到来自外界的威胁,不能适应人数众多的学校生活,家庭则成为他们逃避威胁的场所。其次,家长的溺爱和过分保护使一部分孩子对家庭具有过强的依赖性,这也增强了他们对学校适应的困难。第三,由于家长、老师、甚至是患者本身的期望过高,超过了其心理承受能力而形成焦虑性心境,感到自卑,因而害怕考试害怕学校。这三个方面在小明身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

  小明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害怕去学校,身处教室内时就会产生腹痛、呕吐。家长又长时期地把这些症状当成胃病来对待,小明因此接受了强烈的消极暗示:我是个有病的孩子,我身体不好,什么也干不了。自信心严重缺乏。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犯病”就可以逃避学校回家休养的经验,又使小明形成了比较巩固的神经联系——只要恐惧,就会“犯病”;“犯病”,就可以逃离学校、教室。“犯病”成为其逃避恐惧情境的手段。每得逞一次,这一经验就会不断强化,症状就会越来越严重,频率也越来越高。这些都是自我防卫在起作用。

  其实,弄明白了小明“胃病”的真相,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了。但是要彻底治愈他的恐惧症,还需要进一步的心理支持。

  首先,是重树小明的自信。这需要家长重新认识和评价孩子,以大人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对孩子的信任,来耳濡目染影响孩子。不要将之作为病号、受保护对象来对待。要让小明认识到自己没病,自己是个健康的有能力的男孩。在学校里,老师也多应该给他一些鼓励,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但不要给予过高的期望值。此外,让他自己经常大声地说“我没病,我很棒。”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自信心的方法。

  其次,采用“系统脱敏疗法”,分几步走逐步消除孩子对学校的恐惧。可以按孩子的恐惧程度由轻到重分成:请同学来家里辅导→请老师来家里辅导→家长陪孩子在教室学习→在教室单独学习→在教室和几个同伴学习→在教室由老师单独辅导→在教室和几个同伴一起听老师辅导→在教室正常上课等几个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等孩子适应了较轻的环境之后再进行下一步。如果某一步骤的躯体反应较重,也可以服用些安慰剂来巩固疗效。具体排列顺序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安排。

  在家长、学校和自身三方面的努力下,相信小明很快就能够克服学校恐惧症,重新走进课堂。

(实习编辑:柳露)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