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胃镜检查报告 到底准不准?

  我今年49岁,是一个老胃病患者。33岁开始得胃病,当时年轻扛得住,工作也很忙,就没有把它当一回事,虽然时不时发作一下,但挺挺也就过去了。可是最近几年来,我的胃病越来越严重而且发作频繁,经常感觉胃闷痛、饱胀、泛酸,餐后尤其明显,弄得我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做什么事都没有精神,晚上睡眠也常常受到影响。

  我到医院做过多次电子胃镜检查,检查结果都差不多,胃镜报告单上描述为“食道黏膜色泽形态正常,贲门光整、齿状线清晰,胃底黏液稍浊、量中等,胃体黏膜充血,胃角弧形光滑,胃窦部黏膜皱襞略粗乱,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蠕动可,幽门圆形开闭佳,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上段未见溃疡及疤痕;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镜诊断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每次胃镜的诊断结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语句的描述次序稍微换了一下。

  我看过很多医生,吃了好多药,从最初的雷尼替丁到现在的洛赛克,基本上人家讲什么药好我就吃什么药,广告上说什么药好我也吃什么药,可我的胃病就是不见好转;而且我听说慢性浅表性胃炎会转变成慢性萎缩性胃炎,而后者又可转变成胃癌,这让我及家人万分焦虑,不胜其烦。

  我想请教:①胃镜检查报告说明了什么,到底准不准确?②慢性胃炎应该如何进行系统的规范治疗?

  的确,许多慢性胃炎患者存在这些疑惑。

  胃镜检查,诊断胃病的可靠方法

  在消化内科疾病中,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一个病种,常表现为胃痛、饱胀、泛酸等症状,其发生首先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9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都合并有HP感染。另外还与饮食不当、营养缺乏、药物刺激、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

  胃镜检查是诊断各种胃病的最可靠方法。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胃被照得通明透亮,不仅可以凭肉眼清楚地看到胃的形态和黏膜色泽的改变,还可以在胃镜检查的同时,钳取小块胃黏膜组织到显微镜下做病理检查,以进一步了解胃黏膜的细微病变,有利于及早发现病情。

  正常人的胃,在胃镜下可看到胃黏膜色泽均匀鲜艳、光滑柔软、细致,颜色为淡橘红色,表面附有一层透明黏液,除胃底有时可见到血管网外,正常胃黏膜不应见到血管显露。

  胃镜下,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种。慢性浅表性胃炎在胃镜下可见胃黏膜表面有充血、水肿、粗糙不平,呈花斑状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的变化,可有白或黄色分泌物附着,有时可见局限性糜烂和小的出血点;显微镜下表现为胃黏膜上皮层和固有层的表层有炎性细胞浸润,而胃腺体正常。因此,来信患者上述的胃镜检查报告单上的描述与诊断是一致的。

  治疗胃炎,不应跟着广告走

  诊断正确,那么怎样治疗呢?由于慢性胃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单一药物疗法虽然可以暂时缓解一定的症状,但如果引起胃黏膜损伤的各种刺激因素继续存在、HP感染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胃蠕动功能障碍的原因还没有根本消除,随着时间的延长及病情的反复,单一药物治疗的疗效往往就不大令人满意。

  慢性胃炎的治疗应及早从慢性浅表性胃炎开始,对萎缩性胃炎也应尽快且坚持治疗。在慢性胃炎的诊断确立以后,应在消化内科医生的指导下制订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案,而不能跟着广告走。药物治疗原则有:

  1消除或削弱攻击因子:①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伴糜烂、中重度萎缩、中度至重度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根除HP治疗非常关键,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雷尼替丁、枸橼酸铋的任何一种,另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四环素中的两种;②抑酸或抗酸治疗:适用于胃黏膜糜烂或以烧心、泛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者,根据病情或症状的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如氢氧化铝、雷尼替丁或洛赛克;③针对胆汁反流、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原因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可分别给予铝碳酸镁或氢氧化铝凝胶等药物。

  2增强胃黏膜防御:适用于有胃黏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药物包括兼有杀菌作用的胶体铋、兼有抗酸和胆盐吸附作用的铝碳酸制剂和有黏膜保护作用的硫糖铝等。

  3胃动力促进剂:适用于以上腹部饱胀、早饱等症状为主者,可选用吗丁啉或莫沙比利等。

  4抗抑郁药和镇静药:适用于睡眠差、有明显精神因素者,可配合给予谷维素或舒乐安定等,以减轻精神症状。

  5中医辨证论治:根据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不同,分别施以不同的中医方药或中成药。

  此外,在治疗的同时,慢性胃炎患者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调养。

(实习编辑:柳露)

2008-06-01 07:34: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黄威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做完人流一个月十天还没来月经
做完人流一个月十天还没来月经,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正常现象人工流产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导致子宫内膜需要修复,从而出现月经推迟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2、内分泌失调如果患者在人工流产后,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出现月经推迟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母草颗粒、逍遥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3、宫腔粘连如果在做人流时,医生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宫腔粘连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经血无法排出体外,从而引起月经推迟、周期延长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闭经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宫腔镜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4、子宫内膜炎如果在人工流产后,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通过阴道逆行感染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推迟、下腹部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腹腔镜的方式进行引流脓液治疗。5、宫颈炎宫颈炎是指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黏膜的炎症,可能与病原体感染、阴道菌群紊乱、激素失衡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人工流产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推迟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
陈礼全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做完人流一个月还流血,小腹疼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人流指的是人工流产术,人工流产术后一个月还流血,小腹疼痛,多考虑是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引起的,也不排除是月经来潮、盆腔炎等原因导致的,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1、不规律的饮食习惯 如果在人工流产后,不注意自身饮食健康,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腹部不舒服的现象。可以适当调整饮食习惯,注意饮食清淡。此时也可以通过腹部按摩来改善。 2、月经来潮 人工流产后可能会使体内的激素水平出现下降的情况,如果激素水平下降速度较快,没有及时进行调节,可能会引起月经来潮,从而出现阴道出血、腹部疼痛的症状。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是不需要过分担心的,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此时也需要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盆腔炎 人工流产后自身的免疫力比较低,如果盆腔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也会对阴道、小腹部造成刺激,出现阴道出血、腹部疼痛等症状。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甲硝唑栓、保妇康栓等药物进行治疗。此时还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来缓解。 除以上原因外,也不排除是宫腔积液、子宫内膜炎等因素造成的,如果伴有其他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妇科进行相关检查来确诊,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