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电穴位刺激合并红花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在无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出现的胃动力障碍和排空延迟。临床上表现为上腹痛,食后腹胀,早饱,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20%~30%。我院自200306~200601尝试应用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红花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该病症,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入选的98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WHO关于本病的诊断标准,均有消化不良症状,且经胃镜或钡餐检查,排外器质性疾病,按《3200种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符合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

  1.2 临床资料9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红花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35~78岁,平均(57.6±10.8)岁;病程为3~15年,平均(7.8±1.3)年;空腹血糖为7.8~12.8 mmol/L,平均为(8.9±1.4)mmol/L。西沙必利治疗组(以下简称为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38~76岁,平均为(59.7±11.7)岁;病程为4~13年,平均为(8.1±1.2)年;空腹血糖为7.8~12.1 mmol/L,平均为(8.7±1.1)mmol/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既往史,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情况,经χ2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共同治疗部分为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有返酸者加用法莫替丁胶囊口服。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10 mg,3次/d),疗程为2周。治疗组,以电穴位刺激合并红花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选穴内关、中脘、脾俞、胰俞、肾俞、关元俞、然谷、太溪、足三里、三阴交等10个穴位,按WLGY-801型电针,刺激强度为60 mA,每个穴位刺激时间为8 min,1次/d,疗程为2周,在电刺激前,在每个穴位电极片上涂红花注射液2 ml,总计20 ml。

  1.4 评价方法

  1.4.1 实时超声波法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时的胃排空时间,并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排空时间对照(略)

  1.4.2 询问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2周时消化不良症状并计算其积分评分标准为:无症状,0分;偶尔出现症状,程度轻,1分;经常出现,程度中等,2分;持续出现,症状严重为3分。将积分情况列表,详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对照(略)

  1.5 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1例频发室早,停药1周后恢复正常。治疗组仅1例在治疗第10天患者出现电极片接触局部皮肤发红,起疹,经抗过敏治疗皮疹消失。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胃排空时间及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周、2周时,两组患者胃排空时间和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治疗组较之对照组,在治疗1周、2周时,胃排空时间明显缩短,消化不良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

  3 讨论

  糖尿病胃轻瘫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其病变部分可能在胃的肌层或支配肌层的肌间神经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关,病变累及内脏神经时,就会影响胃电活动,进而出现排空延迟,此即为胃轻瘫。高血糖为另一重要因素,长期的高血糖会使神经组织发生水肿,变性,坏死,细胞内肌醇摄入减少,能量代谢障碍,膜功能异常,神经传导减速。血糖升高,脂质代谢异常等,还可以导致血黏度增高,使得胃黏膜再生能力低下,防御功能下降,在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下,易形成溃疡,更加重患者的症状。

  西沙必利属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2],能激动消化道黏膜下神经丛的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强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加快胃排空,增强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压力,从而改善胃轻瘫症状,但它存在使EKG中Q-T延长,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副作用,且西药重在对症,有治标不治本的弊端。

  按祖国医学理论,本病当属“消渴”“呕吐”等范畴[3]。因患者病程日久,气阴两伤,脾胃亏虚,加之精神因素致肝气犯胃,肝胃气滞,使得脾胃升降失和所致。笔者选用的10个穴位中,足三里、中脘、脾俞能健脾和胃,升清降浊,疏通气机;三阴交能健脾益气;太溪、肾俞、关元俞能补益命门,扶正培元;胰俞、然谷、关元俞、三阴交能调节胰的分泌,降低血糖,所以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红花注射液是经中药红花提取,含有红花黄色素、红花醌苷、红花素、新红花苷等。将其涂抹在穴位电极上,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其一可增强电极的导电性能,其二可以通过电流,将中药成分导入体内,发挥其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表明[4],红花注射液除具有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心脑血供外,尚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积,降低纤维蛋白的含量,提高纤维蛋白的溶解性,以及兴奋平滑肌的作用。红花中的“苷类”有较强的抑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可以防止肌醇在神经组织中的耗竭,提高酶的活性,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此外,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精神状态,这对糖尿病的胃轻瘫患者均是有效的。

  总之,电穴位刺激并中药红花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具有安全可靠,标本兼治的优点。

(实习编辑:钟少玲)

2008-05-25 13:50:00浏览10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胃轻瘫综合征的急救处理有哪些
胃轻瘫综合征的急救处理可采取饮食调整、促动力药物、腹部按摩、胃电刺激、胃切除术等治疗措施。但要注意上述部分治疗需要在医生介入下进行,药物需遵医嘱服用,患者不可自行操作。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整 饮食调整包括少量多餐、高蛋白低脂食物摄入以及避免过度进食。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通过控制饮食量和类型,减少胃部负担,有助于改善胃排空功能障碍,从而缓解胃轻瘫综合征的症状。 2.促动力药物 促动力药物如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西沙必利片等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和排空。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饭前或饭后服用。西沙必利片应于饭前15分钟或睡前服用,不可与西柚汁同服。通常按医嘱定时服用。这些药物能够增加胃肠道的动力,帮助改善胃轻瘫综合征引起的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症状。 3.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需由专业人员指导,在饭后进行轻柔的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约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可以刺激胃壁肌肉收缩,促进食物向下移动,对于轻微的胃轻瘫综合征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4.胃电刺激 胃电刺激是将电极放置于胃壁上,通过微电流刺激胃肌层,提高胃运动能力。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接受治疗。此方法能有效改善胃平滑肌的收缩力,对因神经调节异常导致的胃轻瘫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5.胃切除术 胃切除术是一种外科手术,适用于严重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控制的胃轻瘫综合征。手术前需进行全面评估并咨询专业意见。通过医生操作去除部分或全部胃组织,减轻胃容量和压力,从而改善胃排空功能,缓解相关症状。 除了上述治疗措施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注意情绪管理,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此外,戒烟限酒也是必要的,因为烟草和酒精都可能加重胃部不适。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胃轻瘫能吃什么食物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瘦肉粥、面条、蔬菜等,一般不会对病情造成影响。 1、小米粥 小米粥是由小米熬制而成的,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当地吃一些小米粥,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而且也不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所以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是可以吃的。 2、南瓜粥 南瓜粥是由南瓜熬制而成的,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适当地喝一些南瓜粥,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而且也不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所以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是可以吃的。 3、瘦肉粥 瘦肉粥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当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4、面条 面条是由面粉制作而成的,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适当地吃一些面条,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而且也不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所以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是可以吃的。 5、蔬菜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够起到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而且含糖量也比较低,所以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也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蔬菜,比如西红柿、黄瓜、冬瓜等。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