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家们的养胃心得

鲁重美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现如今,胃疼已成了现代人的“家常便饭”。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显示,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且正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俗话 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那么,经常给别人治胃病的消化科大牌专家们,在保养自己的胃方面,是否有独到之处呢?不妨来听听他们的养胃经。

  鲁重美:苏打饼干是我的养胃好帮手

  在几乎所有人的眼里,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鲁重美教授都是个“不让须眉”的人物。很难想象,这个身材娇小的湖南“湘妹子”, 是如何把协和医院这副重担游刃有余地挑在肩上?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生活上,鲁重美教授是一个极其精细的人。“我身边常备着苏打饼干,你别看这不是什么高级 玩意,可中和胃酸的本事特别强,也是我这么多年养胃的好帮手。医生出门诊特别忙,看病拖到下午一两点是常有的事,因此饿的时候,或者稍微有点不舒服,我就 会吃上一两块,很管用。”鲁重美教授对记者说。

  常年辛苦的工作,让鲁重美教授的胃偶尔也会闹闹“罢工”。“现在一做胃镜,恐怕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有点慢性浅表性胃炎,我也不例外。如果出现烧心、泛酸等症状时,我一般会用温胃理气片等中药来解决问题。”

  不过,在鲁重美教授看来,养胃一半还得靠饮食。虽然她是个地道的湖南人,可在北京这么多年,早已改掉了天天吃辣的习惯。“湖南潮湿,小时候特别 爱吃辣椒、生姜,特别是袋装的五花姜,和甘草、糖拌在一起,是我儿时的挚爱,但辣椒吃太多容易上火,天天吃胃肯定受不了。”鲁重美教授每天早中晚的饮食也 很有规律,特别是早餐。“我早上一般都吃面糊糊,用开水一冲一泡,喝下去热乎乎的特别舒服,再吃点炒面,一般到中午都不会饿。但鸡蛋、糨米类的食物一般不 吃,觉得消化不了。虽然南方人觉得没吃米就相当于没吃饭,但我在胃不舒服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吃馒头类的发面食物,因为它含碱,能抑制胃酸。”

  注意保暖是鲁重美教授特别提出的一条养胃心得。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胃寒,养胃一定要根据季节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胃病的季节性、节律性都特别强,特别是在早晚温差大、‘倒春寒’的时候更要警惕,这段时间即使在医院里走动,我也会随时披件大衣,以备不时之需。”

  李世荣:从不让自己吃撑了

  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常委、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世荣教授已70多岁高龄,近50多年的行医生涯里,他不仅是胃病病人的“良师益友”,养起自己的胃来也有一套心得。

  “我每天都会很早来到医院,这给养胃也创造了有利条件。”李世荣说,“每天6点钟起床吃饭,雷打不动,中午12点左右吃中饭,差不多一天三顿时 间都比较固定,上下不会差半个小时。我是北方人,早上一般都吃面食,很顶事,中午前很少会饿。我从来不会让自己撑着,哪怕是爱吃的东西也不会‘一次吃个 够’,每顿都只吃七八分饱,一天顶多加一次餐,而且也不会吃多少,得让胃充分地休息好,否则很容易消化不良。另外,我在饭前饭后也有一些习惯,比如饭前不 吃冷食,饭前1小时、饭后一两小时都不做剧烈运动,以免出现消化不良,对胃产生刺激。”

  李世荣教授在当今国内消化界的名望很高,却很少在消化界名流云集的晚宴上看到他的身影。“我不喜欢那种觥筹交错的场面,因此应酬能避免就避 免。”李世荣说,“不过倒也捞着了‘养胃’的便宜。首先,酒是养胃的大忌,对胃黏膜的损害首当其冲。我平时极少喝酒,如果实在拗不过去喝两口,一来不会选 高度酒,二来不会空腹喝,喝酒前必须吃个馒头。其次,避免了很多在餐桌上吃熏制、腌制、烧烤食物的机会。我看现在许多年轻人一边吃烧烤,一边喝酒,这实在 是对胃莫大的伤害。最后,外面的菜放油的量不好把握,在家就不一样了。从养胃的角度来说,菜不能烧得太烂、油不能放得太多,尽量不吃炒菜、油炸食品,这只 能在家吃饭才能做到。”

  如果不是之前听朋友说,记者很难相信坐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精神矍铄的李世荣教授三年前曾因为心梗差点出现生命危险。“现在对我来说,最大的问 题就是一边服着心血管病药物,一边得注意不能让这些药对胃产生伤害。”李世荣教授说,这可能是很多中老年人都会碰到的问题。“其实,非甾体类抗炎药最有可 能对胃产生伤害,但也不是不可避免。比如心血管药,我会选择肠溶阿司匹林,避免一般的阿司匹林直接损伤胃黏膜,以致出现消化道出血,而且还会就着饭吃,这 样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张声生:分享我的减压秘诀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张声生才40岁出头,就已担任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消化重点学 科带头人的工作。“许多人觉得医生很注意自己的健康,应该和胃病无缘,可是,我们的工作性质也决定了吃不好饭,常常是一出诊就要看五六十个病人,等忙完 了,早过了饭时。因此,掌握一些养胃方法就很重要。”

  “我平时比较偏爱植物性食物,像腐竹、豆类、菜花等,都称得上是养胃的天然药物。特别要将豆制品推荐给女性朋友,因为其中的异黄酮有像雌激素一 样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平时可以喝一些具有养胃作用的食疗粥,比如用薏米、山药、莲子熬粥,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对于胃寒的人来说,可以常吃一些干 姜、红枣、桂圆等偏温的食物。眼下马上到了夏季,一些胃热的人可以吃点香蕉、西瓜等,这些都属凉性。从我来说,夏季就很少贪凉,因为大量饮食冰镇食品,会 诱发胃肠性疾病。另外,要吃得干净、新鲜。在细菌繁殖旺盛的夏天,个人的卫生习惯不好,更容易病从口入,胃肠受损。”

  不管工作多忙,张声生教授每天都力争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对提高胃的抗病能力很有帮助。尤其对年轻人来说,睡觉 一定别超过12点,因为人的生物钟一旦过了1个小时,用3个小时都补不回来。”另外,张声生主任每天坚持走路上班。“现代人运动太少,锻炼时间大大被工 作、娱乐、应酬占用了,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一定要挤出时间来,每个星期至少抽出一两天时间锻炼。”

  “在我的门诊中,将近50%—70%的胃病都与工作压力大、情绪不佳等有关。”张声生教授表示,“我有几个减压秘诀,希望能跟大家分享:一是知 足常乐,无论是工作中,还是人与人之间,都不要攀比,很多人活得非常累,往往因为要求太多;二是永远给别人多一点借口,多一点理由。遇到想不通的事情,尝 试换位思考,宽容待人;三是工作上学会做减法。知道哪些工作是必须完成的,哪些是立即要做的,哪些可以拖一拖,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 工作效率提高了,心态自然会好。”

2014-06-11 17:32:50浏览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肝病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肝病的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消化道不适、全身乏力、黄疸以及出血倾向等。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各种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等。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代谢、解毒、储存能量、合成蛋白质等多种功能。当肝脏受损时,其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和表现。1、消化道不适:肝脏受损后,其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弱,胆汁分泌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和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脏疾病。2、全身乏力:肝病患者常感到乏力、容易疲劳,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能量代谢障碍,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3、黄疸:当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时,胆红素会在体内积聚,导致皮肤和眼睛的黄染,尿液颜色变深,大便颜色发白。这是黄疸的典型表现。黄疸的出现,提示肝脏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到肝脏的代谢功能。4、出血倾向: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之一。当肝脏受损时,凝血因子的合成会减少,导致患者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这些症状的出现,表明肝脏疾病已经对患者的血液系统产生了影响。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肝脏疾病。肝病患者应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方面,如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等。同时,应避免饮酒和食用对肝脏有害的食物和药物。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是什么
乙肝病毒即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其主要感染肝脏细胞,进而引发乙型肝炎,会对人体构成重大威胁。了解乙肝病毒的特性、传播方式及防治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乙肝的传播意义深远。乙肝病毒结构独特,由包膜和核衣壳组成。包膜上含有乙肝表面抗原,这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物,也是乙型肝炎疫苗的主要成分。核衣壳内包裹着病毒的DNA和DNA聚合酶。这种病毒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在体外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对一些消毒剂有一定耐受性。其复制过程较为复杂,病毒DNA进入肝细胞后,会在细胞核内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这是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和难以彻底清除的关键原因,cccDNA可长期稳定存在于细胞核内,不断转录出新的病毒基因组,导致病毒持续复制。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等,都可能造成血液传播。而母婴传播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母亲体内的病毒可通过胎盘、产道或产后哺乳等途径传播给婴儿。性传播则是在无保护的性行为中,病毒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对方体内。一旦乙肝病毒进入人体,会侵入肝细胞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免疫系统识别到病毒后会发起攻击,这个过程中会造成肝细胞损伤,引发炎症反应。若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就会转为慢性感染,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患者应及时就医,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指标。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需严格按疗程服用,不能擅自停药。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指血液中检测到针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通常提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可能通过自然感染后恢复或接种乙肝疫苗获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存在是评估乙肝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的意义因具体情况而异。对于接种乙肝疫苗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表明疫苗接种成功,机体已产生保护性抗体,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于自然感染乙肝病毒后恢复者,则提示病毒已被清除;此外,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也可能见于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后,但此种情况抗体水平通常较低且持续时间较短。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以抗体滴度表示,滴度≥10mIU/mL通常认为具有保护性。对于接种疫苗者,建议在完成全程接种后1-2个月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水平,以评估免疫效果。对于自然感染恢复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通常伴随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可与疫苗接种者区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所有感染风险。在少数情况下,即使抗体阳性,仍可能发生乙肝病毒的再感染,尤其是当抗体滴度较低或病毒发生变异时。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一个积极的检测结果,表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检测,以确保健康状态。对于抗体滴度较低者,可考虑接种加强针,以维持足够的保护力。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什么是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毒DNA是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其承载着乙肝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乙肝的发病机制、病情监测和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了解乙肝病毒DNA,对乙肝患者的诊疗和康复至关重要。乙肝病毒DNA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结构独特。其包含多个基因区域,如S基因区、C基因区、P基因区和X基因区等,每个区域都编码着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于病毒的生存、复制和感染能力至关重要。乙肝病毒感染人体肝细胞后,其DNA会进入细胞核,并在一种特殊的酶作用下,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cccDNA十分稳定,能持续转录出病毒的信使RNA(mRNA),进而翻译出病毒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实现病毒的大量复制,这也是乙肝难以彻底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具有重要意义。其能直观反映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当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较高时,表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传染性较强,此时患者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肝脏受到损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相反,若定量数值较低,说明病毒复制相对受到抑制,传染性较弱。此外,通过动态监测乙肝病毒DNA定量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DNA定量持续下降,说明治疗方案有效;反之,若数值不降反升,则可能需要调整治疗策略。对于乙肝患者,若乙肝病毒DNA定量高且伴有肝功能异常,通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务必严格按医嘱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