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开展保“胃”战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高温闷热,且常伴有雷雨。这种天气将会持续一个月左右,最易使人心气亏耗,更是脾胃疾病高发期。而这个时候只有保护好胃,才能平安度过这个长夏。

  食欲不振如何打开胃口

  说到夏季最常见的现象,莫过于厌食了。特别是在三伏天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体重减轻、精神不好等症状尤为普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欲是五脏功能好坏的重要标志。在中医看来,大暑时节最常见的胃口变差问题,多与脾胃受凉有关。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中医科学院罗增刚教授解释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中医的脾胃其实泛指人体整个消化系统。夏天暑湿之气乘虚而入,导致人体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其中一个表现就是食欲不振。所以,要改善夏天的厌食现象,首先应祛除脾胃的寒气。

  如何祛除脾胃湿气,增强胃口呢?罗增刚建议,夏季可以多食用粥。作为日常食用米,有机大米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热量,同时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等作用。而粥也被称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常吃粥不但有利于开胃健脾,还能延年益寿。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它们均具有补气消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们安度盛夏。

  另外,夏天开胃还可以常食生姜。生姜不只是去除腥气的调味品,还是一味有较大医疗价值的中药材,除了杀菌外,还可祛寒。炒菜时放点姜丝,炖肉、煎鱼加姜片,做馅时加点姜末,还有做姜汤、姜粥,都是祛湿开胃的好方法。

  贪吃食物小心腹泻伤胃

  炎炎夏季,许多人贪恋冰饮、冰西瓜等生冷食物带来的舒爽口感,也喜欢晚上聚餐时来上几串烤肉、几瓶啤酒,畅聊开怀。殊不知,这种饮食习惯,很容易造成脾胃的负累,发生腹痛、腹泻等肠胃问题。据北京天坛医院消化血液内科住院医师孙秀静介绍,肠道门诊夜间接收的病人较白天更多。

  对此,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张声生表示:“人的脾胃功能应该有张有弛。”冰镇食物虽然爽口,能解一时暑热,但大量摄入却会伤胃。冰冷饮品或凉食会刺激胃肠道血管,使其骤然收缩,降低胃黏膜的保护能力,最终引起腹痛和腹泻。另外,冰冷的刺激还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影响消化液的分泌等,引发一系列消化功能失调。他建议,晚上11点以后人的肠胃就应该“休息”了,白天晚上都不应让脾胃处于过度运化的状态,喝冰镇饮料、吃凉食一定要适可而止,既不能吃得太多也不宜吃得太快。

  此外,夏季气温高,各种细菌生长繁殖很快,食物容易腐烂变质。一些路边摊、大排档、烧烤摊的食品保鲜工作通常做得不到位,特别是肉类和海鲜类,这些食物可能因为气温高而变得不清洁或不新鲜。如果吃了这些食物,很容易引起细菌性痢疾

  孙秀静介绍,此类由食物腐败引起的肠胃疾病来得突然,患者可能出现上吐下泻、发高烧的情况。出现这种病情的老年朋友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化验,做对症治疗。

  另外,食物应充分加热后再食用,放置过久的食物不宜再吃。“夏季更加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好餐具、炊具的清洁。”孙秀静提醒道。

  情绪乐观关乎肠胃健康

  还有些人往往容易出现情绪不畅、气血逆乱和经络阻塞的情况。这种强烈的情绪变化可能会导致胃肠病的发生。

  事实上,脾胃是感知我们情绪的脏器,就像一面“镜子”。人的情绪与脾胃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医认为,恼怒抑郁导致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进而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疼痛、腹泻或便秘交替等消化系统症状。

  研究表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人的心理、情绪息息相关。大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更容易产生躁动的情绪,例如生气、焦虑。这种情绪下人们常会茶不思饭不想,而心情愉悦时又会食欲大增。前者容易使人肝气郁结,若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就会肝郁化火;后者则会加重脾胃负担,同样引起肠胃疾病。

  孙秀静建议,夏季应该少思虑,尽量避免烦躁情绪。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越来越多的人由于来自工作、职场上的压力而变得饮食不规律、情绪不稳定、精神高度紧张。加上久坐不动、缺乏运动,长此以往很容易得肠胃疾病。因此预防和治疗胃肠病,一定要善待自己的情绪,保持豁达的处世态度,此外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周末进行适度运动,这样才有利于脾胃的保护。

2013-08-19 17:57:42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